偌大的體育館,找不到路怎么辦?要是導航能搬到室內就好了。這次北京冬奧會,國家體育場、國家速滑館公共空間就已經上線了arget="_blank">AI+AR導航系統,為觀眾和相關人員提供室內導航服務。研發這套系統的是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智建”),總裁朱杰從小在常州長大,是省常中1992屆畢業生。
“朱杰一直是一個特別聰明、務實的人。”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趙忠和,時任省常中高一朱杰的班主任。在趙忠和的記憶中,朱杰除了是個學霸,興趣還十分廣泛,喜歡刻章、畫畫,寫得一手好字。一直擔任班長的朱杰,組織能力也很強。在趙忠和的聯系下,記者采訪到了朱杰,聽他講述與低碳冬奧、智慧冬奧有關的幕后故事。
“冬奧會也是一個科技的舞臺,通過冬奧我們希望在科技建設上體現出中國創新能力。”2019年底,朱杰加入北京市在智能建筑和冬奧會的平臺公司——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2022智慧冬奧的國家重點項目為契機,應用包括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一些現代前沿的技術,開僻智能建筑新領域。
北智建由清控銀杏、清華同方、清華同衡、首開等股東合資成立,幾個合資公司為新公司提供了全產業鏈的支撐,而作為社會選聘成為公司總裁的朱杰,來到公司之后便快速組建了高質量的團隊,“我們的公司雖然比較年輕,但團隊卻非常有經驗,尤其在智能建筑領域以及人工智能、物聯網和數字孿生等關鍵技術方面。”數字孿生操作系統就是通過物聯網技術把建筑的數字化運行在系統中整體掌握,進行實時的監控。
公司對鳥巢、冰絲帶等冬奧重點場館和北京、延慶冬奧村進行了智能化升級改造。以鳥巢為例,北智建深度應用自主研發智能建筑操作系統,建設鳥巢智能建筑“1+8+1”體系應用,除了1個數字孿生操作系統外,還建設1個智能運營中心和包括健康環境管理、能源優化、設備監測預警、公共安防、交通調度、共享停車、數字消費、公眾服務在內的8套業務應用,從而打造了AIoT賦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冬奧會智慧智能建筑示范標桿,助力智慧冬奧。
“我們這次創新綜合使用5G、人工智能和數字人民幣技術,實現無人零售。”朱杰表示,包括室內導航系統這些C端公眾服務上的亮點可能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但智能化升級改造更多實現的是建筑低碳、智慧的運行。整個奧運設施不僅在賽時,賽后利用都是辦奧理念不可或缺的一環。“冬奧組委會在上個月發布了冬奧遺產報告,我們所做的一些工作也載入了遺產報告當中。”據朱杰透露,公司這些獨立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建筑操作系統”不僅實現了冬奧建筑賽時、賽后的低碳智能需求,也為城市低碳智能建設運營貢獻了標桿案例和寶貴經驗。
“我們這次雖然做的是建筑、場館的智慧升級,但同時也在打造智慧城市的樣板。”朱杰認為,建筑是城市的“微單元”,北智建通過智能建筑操作系統和平臺應用,致力于讓更多智能建筑融入“城市大腦”,從智能建筑到智能城市,北智建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創新模式,實現自下而上、由點到面的的智能城市建設城市模式。
“正如這次冬奧會口號‘一起向未來’一樣,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大有可為。”朱杰坦言,自己雖長期在北京,但時刻關心著家鄉常州的發展,他對未來常州的智慧城市建設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