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回頭看過去兩年火熱的半導體行情時,發現無論是2019年國家大基金加持的存儲芯片和封測公司,還是2021年新能源汽車和風電光伏需求量爆發催化下的功率半導體器件公司,這些半導體公司都在5倍以上漲幅之后開始了回調之旅。
正當大伙認為本輪半導體行情“強弩之末”的時候,有這樣一家科創板的公司,在2021年前三個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速均下滑超過40%的情況下,股價卻從5月份的不到49塊錢漲了將近70%。
它的主營業務,可能是大家沒有那么熟悉的——內存接口芯片。沒錯,今天咱們要聊的主角就是瀾起科技,A股唯一一家純正的內存接口芯片公司。那內存接口芯片到底什么意思,有哪些獨有的重要特性?瀾起科技有哪些競爭優勢,又有哪些重要的財務數據需要咱們重點跟蹤呢?
01 內存接口芯片,瀾起科技的業務根基
瀾起科技的主營業務叫做內存接口芯片,它和內存芯片有著很大的差異。電腦上的CPU主要負責計算;而內存主要是負責對當前運算的及時數據進行存儲。內存接口芯片就相當于是連接CPU和內存芯片之間的一個橋梁,結構上集成在內存模組上。CPU從內存這個“暫時的小型倉庫”里邊無論是儲存或者讀取及時數據,都必然會經過內存接口芯片。而且內存接口芯片還可以提高內存數據訪問速度和穩定性,實現數據緩沖的功能,解決了CPU的高處理速度與內存存儲速度不匹配的問題。
那么大家可能就會問了,為什么CPU和內存的處理速度會有差距呢?這還要從內存芯片的工作原理說起,DRAM(內存芯片)是易失性存儲器,其特點是高頻率、速度快,通電工作,斷電則所有數據清空,其保存的數據一般專供設備處理器CPU運算使用。如果把CPU比喻成生產車間,DRAM就相當于離車間近的臨時倉庫,堆放臨時生產需要的原材料。
因此,內存大小是CPU算力天花板的直接決定性因素之一。但是因為CPU的核心功能是運算,比如我們每次看到類似英特爾這樣公司的CPU產品革新,無論是用了什么內核和架構,CPU技術迭代過程中考慮更多的是運算速度。而DRAM(內存芯片)優先考慮的是容量大小與性價比,二者迭代的需求分別是算力和容量,這就導致內存讀取速度的提升,遠不及CPU計算速度提升的快,極大影響了數據中心高吞吐量的提升。
這時候就需要內存接口芯片為二者保駕護航,這也正是瀾起科技主營業務的優勢。公司產品曾包含消費電子芯片(機頂盒芯片和Wi-Fi芯片),為了集中資源聚焦內存接口芯片和津逮服務器平臺的研發和銷售,公司在2017年7月完成了消費電子芯片業務資產的轉讓。2020年公司內存接口芯片和津逮服務器占營收比分別為98.37%、1.63%。2021年前三季度內存接口芯片業務實現營收11.16億元,約占營收比70%;津逮服務平臺業務4.77億元。
02 DDR5,瀾起科技后續毛利提升點
了解完瀾起科技的主營業務,我們得研究一下公司為什么主營業務和產品這么重要的同時,毛利率卻從2020年年報的72%一路下滑到2021年三季度的49%。
這個咱們需要從內存接口的技術迭代講起,涉及到的行業標準叫做——DDR(Double Date Rate),指的是內存的雙倍速率。DDRx表示不同內存技術世代,內存從DDR1——DDR4的技術迭代,可以簡單理解為內存的“摩爾定律”。每次迭代的電源電壓值就會越來越低,同時數據傳輸速率就會呈幾何倍數增長。
不過自從1996年初代DDR面世,DDR2一直到DDR4的面世時間分別為2003年、2007年、2014年。也就是說在這20多年的時間里邊,內存芯片只迭代了4次而已,平均的話就是每5年替換一次。但CPU可是嚴格遵循摩爾定律,每18個月性能就會增加一倍。2003年,隨著內存DDR2產品發行,內存性能已經明顯制約了CPU的速度,CPU不得不長時間處在一種等待狀態。所以IDT、英特爾就相繼推出了與之匹配的內存接口芯片,其讀寫速度比內存更快,當CPU想內存中寫入或讀取數據時,CPU可以直接從中提取,從而實現數據吞吐量的提升。
2007年,DDR3推出,內存接口芯片數量已經提升至9顆,而到了2014年 DDR4面世,內存接口芯片數量達到12顆,預計DDR5將需要24或者32顆接口芯片。隨著DDR升級,內存接口配套芯片數量的增多,這也是后續瀾起科技最重要的業績來源。
更為重要的是,DDR5將會在2022年正式全面推廣,所以我們看到A股對于瀾起科技的預期,反應到盤面就是業績下滑期出現的70%漲幅。
但內存接口芯片技術迭代的問題,也正好解釋瀾起科技毛利下滑的原因。根據上市公司公告,2021年前三季度收入16個億,同比增長了8.46%,但歸母凈利潤增速卻下滑了41.62%,下降的原因就是DDR4內存接口芯片進入產品生命周期后期,所以這個產品線的毛利率下降,外加前三季度研發投入增加了11%的疊加進一步拖累了凈利潤。
好在公司披露三季報的同時,也正式宣布DDR5第一子代內存接口芯片及其內存模組配套的芯片成功實現了量產。所以,瀾起科技第一個核心關注點就是DDR5能否撐起未來公司的毛利率。
03 “非定制化”產品,瀾起科技存貨的密碼
如果說內存接口芯片和存儲器是集成在同一套模組內,那么它們的財務特征應該有一些相似吧?或者說價格也會因為供需的不平衡而大起大落?
其實,并不是。因為存儲芯片不是一個“標準化率”很高的東西,而且大多數以定制化生產為主。也就是說,甲方要多少容量和規格的存儲器,乙方按要求來生產,不會有在訂單確定之前準備太多產能。而且存儲芯片的企業大多數是Fabless模式,要保證有充足的晶圓制造產能,必須捆綁住一個晶圓制造廠。如果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供給量就會下滑很快,在需求量剛性的情況下,就算訂單延后也得加錢。
但是瀾起科技的內存接口芯片卻沒有這個問題。因為客戶對于每一代DDR系列產品的需求,都是“恒定的”,不會出現定制化情況,因為內存接口芯片是非常明確的“標準品”,所以它就不會出現像存儲器那種因為沒有庫存導致的價格大起大落。這也意味內存接口芯片公司的未來業績更加好判斷。
根據公司2021年半年報顯示,瀾起科技的主要客戶都是國際知名大廠,所以應收賬款回收風險比較低。在這個DDR5即將放量的關口,我們更應該關注內存接口芯片的庫存周轉情況,畢竟存貨周轉越快,不就代表瀾起科技越快處理掉了之前DDR4系列的尾部產品,開始進入DDR5系列產品時代了嗎?
當初2020年公司的存貨賬面金額有1.87個億,周轉率為2.95次,而這個數值在2021年三季報上升到了3.38次,不知道各位能看出些什么嗎?
04 高門檻+高研發,瀾起科技未來的制勝法則
對于瀾起科技未來的業務來說,我們還需要觀察它的盈利能力和控費把握。根據行業對比來看,瀾起科技的核心專長在于數模混合設計能力,兼具模擬芯片以及數字芯片的設計優勢。雖然說公司的客戶比較集中,但內存接口芯片直接影響成品內存條的性能,而數字芯片+模擬芯片的結合體,這個行業進入門檻非常高,就類似之前咱們講過的CMOS圖像傳感器,這個特性可以給公司贏得更強的技術溢價,當初瀾起科技2020年整體毛利率超過72%,只比海外可比公司Rambus低了不到3個百分點,更是高出了卓勝微將近20%。而當DDR5這一代產品面世之后,能不能助推公司的凈利率回到2020年60%這個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位置,咱們也需要持續跟蹤。
另外咱們也知道,芯片公司“只有”踏踏實實搞研發,才有可能賣出更高質量的東西,這就體現在公司的研發費用上面。瀾起科技2021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一共2.43個億,占到營業收入的15%。根據瀾起科技的公開公告,公司核心技術完全基于自主知識產權并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壁壘,有效提高系統能放和產品性能,占據行業領先地位。截至2021H1,公司已獲授權的國內外專利119項,上半年公司新獲授權的發明專利10項,新申請20項發明專利、3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所以我們也得看公司是不是能持續進行研發投入,以保持公司技術的前瞻性和領先性。
結語
作為A股的投資者應該都懂,市場經常會提前產品的迭代進行“估值提升”,這也是瀾起科技明明業績下滑嚴重,但在新一代DDR5產品推動下股價狂飆的原因。而我們后需要做的,就是根據商業模式來跟蹤財務報表,賺完β的錢之后等待α的驗證。另外對于瀾起科技本身而言,能否借著DDR5新一代內存接口芯片來解決公司的毛利和存貨問題,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