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專利數據庫提供商IFI Claims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專利TOP250強榜單,其中聯想集團以19406件專利持有數排名第42位,超過排名第48位的臺積電,并在上一年的基礎上有極大提升。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專利持有人之一,聯想集團專利數排名的提升,不僅是其硬核科研實力獲得權威認可的體現,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企業創新能力的增強。而在這一榜單排名上的大幅躍升,可謂是聯想集團智能化轉型縱深化的水到渠成,尤其是持續加碼的科研投入正在顯露成效。聯想集團的硬核科研能力,由此再添極具說服力的一枚權威砝碼。
大幅提升40位,超越臺積電
IFI Claims發布的這份全球專利TOP250強榜單,依據的是企業累計專利持有量。即,榜單排名的變化,既與以往專利持有量有關,同時也受近一年內的專利新增數的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在IFI Claims 2021年公布的全球專利TOP250強榜單中,聯想集團以6648件專利排名第82位。在國內,聯想集團專利持有數僅次于華為與京東方,名列前三。
對比過往資料可以發現,聯想集團此次的全球專利數排名與去年相比,大幅提升了40名,排名再創新高。
聯想集團專利數排名在一路提升的同時,也在不斷領先其他企業。
以臺積電為例。去年的榜單排名顯示,臺積電專利持有數位列第30名。而在今年的排名中,臺積電以16739件專利持有數排名第48位,被聯想集團超越。
在國內,聯想集團的專利授權表現也一直走在行業前列。自2016年以來,聯想連續5年進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榜單TOP10。
根據《2021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報告》顯示,聯想集團在專利申請總量、累計有效專利量、累計授權發明專利量等指標中的得分分別位居第7、第6和第4。
不難看出,聯想集團經過長期的沉淀積累,已具備強大的專利研發能力。
“專利自信”背后,硬核科研實力獲權威認可
專利,代表的不僅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產品、技術發展方向,更代表著一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高低。
聯想集團在全球專利榜單排名上的提升,是其創新能力不斷加強的體現,也代表著權威機構對其硬核科研實力的認可。而在種種亮眼表現的背后,則離不開聯想集團在技術研發上的持續大手筆投入。
從費用支出上來看,聯想集團近幾年來的研發投入持續增長。據財報數據顯示,在2019年、2020年、2021年,聯想集團研發投入分別為102.03億元、115.17億元以及120.38億元,累計達到337.58億元。
逐年上漲的研發投入,彰顯的是聯想集團加強科研創新的決心。為進一步強化科研創新能力,聯想集團還在2021年宣布,要在未來三年內實現研發投入翻番增長。
《2021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報告》顯示,在研發費用居于前列的國內已上市科技企業中,聯想集團位居第11位。
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也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去年,在已擁有萬人規模研發團隊的基礎上,聯想集團啟動了硬核科技人才招聘計劃,宣布要在全球范圍內招聘1.2萬名優質科技人才,全方位充實三級創新體系。
在《2021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報告》篩選出的“2021硬核科技細分指數”中,聯想集團以19.48%的研發人員占比位居“硬核科技”Top10企業第6名。
對于科技企業而言,只有持續創新,才能保持活力,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在數字化時代,聯想集團基于已有的技術實力,率先開啟了智能化轉型,并取得顯著成效。
目前,聯想集團已圍繞“端-邊-云-網-智”構建了全新的IT技術架構,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增強在各個領域核心技術上的科研攻關與創新開發能力。
專利數持有量排名的提升,只是聯想集團硬核科研實力的一個側面體現。未來,隨著技術核心競爭力的不斷加強,聯想集團的硬核科研實力必將爆發出更為強大的發展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