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5G大會、綠色消博會……很多大型展會上,機器人總能成為“明星”產品。
萬物互聯的今天,機器人已經潤物無聲地潛入各行各業。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機器人產業正迎來升級迭代、跨越發展的窗口期。
湖北作為科教、科研大省,機器人研發實力雄厚。機器人產業現狀如何?呈現哪些趨勢和特點?還存在哪些短板?如何抓住下一代機器人發展機遇?對此,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進行了調查,推出“聚焦湖北機器人產業發展”報道。
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檢查、機器人搬運……如今,出現在餐廳、醫院、工廠等場景的機器人,已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智能幫手”。
中國電子學會報告顯示,今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39億元,其中工業機器人445.7億元,服務機器人302.6億元,特種機器人90.7億元。
目前,我省武漢、孝感、襄陽等多個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內,機器人上下游配套企業及單位超過200家,主要有華中數控、奮進智能、武漢漢迪、中日龍(襄陽)、三江航天等骨干企業,產業規模逐漸壯大。
機器人“智商”越來越高
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一個名為“鐵蛋”的四足仿生機器人Cyber Dog成為場內焦點?!拌F蛋”能輕松分析用戶指令,做出站立、趴下、作揖、握手、翻滾賣萌、扭動起舞等動作。
現場的小米公司人員介紹,“鐵蛋”是一款居家陪伴型機器人,搭載了多個高精度環境感知系統,能向AI大腦實時傳輸信息,感知圖像、光線、距離、速度、聲音等環境信息,還原更真實的生物反應。
醫療服務領域,機器人也越來越“搶手”。疫情期間,湖北移動5G智能醫護機器人在武漢協和醫院、同濟天佑醫院上崗,主要負責導診、消毒、清潔、送藥等工作,不僅減少了病區交叉感染,還提升了病區隔離管控水平。
一些傳統行業領域,用機器人取代重復性、環境差、危險性高的工作,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在勁牌公司楓林酒廠釀酒車間,上甑機器人代替了有多年釀酒經驗的老師傅,在適當的溫度、時機迅速而均勻地將酒醅鋪撒在酒甑里,再將甑蓋蓋好進行蒸餾,出酒率比人工提升4.34%。
在華域汽車車身零件(武漢)有限公司,18條自動剛性焊接生產線和9條高自動化柔性可切換焊接生產線上,工業機器人數量近400臺,焊接自動化率達到98%以上。
在中國寶武寶鋼股份武漢鋼鐵有限公司冷軋廠內,自動貼標機器人正在為出廠鋼卷貼標,與人工貼標相比,機器人自動貼標準確率達100%,一臺機器人可代替4名貼標工人,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未來,機器人將朝著共融機器人方向發展?!敝袊茖W院院士丁漢表示,機器人將更加柔性化、靈巧化、網絡化,為人機協作提供無限可能,大大提高生產柔性化程度,讓企業更敏捷地響應消費端的多樣需求。
研制能跑會跳的柔性機器人
形態各異、各有專長的機器人,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人機交互、智慧醫療等先進技術,不少都有湖北企業的身影。
湖北機器人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統計,我省現有機器人上下游配套企業及單位超過200家,包括華中數控、奮進智能、武漢漢迪、中日龍(襄陽)、三江航天等骨干企業,涉及研發、制造、集成和服務等各個環節。
武漢奮進智能機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北機器人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徐擊水稱,湖北機器人產業結構完整,產業鏈配套齊全,產、學、研、用基礎好,基本上形成了包括機器人理論研究、本體設計、核心零部件制造、系統集成應用以及培訓服務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從產業分布來看,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運動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方面培育了華中數控、科峰傳動、華大電機等知名企業;機器人本體制造環節集聚了埃斯頓、申安智能等企業,具備研發生產關節型、移動型等各種類型的機器人產品的能力;系統集成環節有奮進智能、三豐智能、庫柏特等企業,在機器人搬運、焊接、噴涂等多種應用上積累了自己的技術和優勢。
從區域布局來看,基本形成了以武漢為研發核心,以襄陽、黃石、孝感等地為生產基地的產業布局。研發實力最強的科研院所主要集中在武漢地區,機器人主機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襄陽地區,孝感、黃石等地則出現了許多機器人應用定制開發的民營企業。
“湖北將對一批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包括量子信息、下一代網絡、精準醫療、腦科學與腦研究等前沿產業?!笔〗浶艔d介紹,“十四五”期間,湖北將探索液態金屬在機器人領域里的融合應用,研制自驅動可變形、能跑會跳的柔性機器人。
行業巨頭來漢設產業基地
在機器人賽道,武漢正在成為重要一極。
今年4月,聯影集團宣布,在武漢投資50億元,研發、生產高端醫學影像設備整機及核心部件、手術機器人、醫療可穿戴設備等先進醫療裝備,助力重大疑難疾病診治,并協同上下游產業資源,推動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5月,基于昇騰AI基礎軟硬件平臺建設的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竣工并投入運營,成為科技部批復的18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中最早落地的一個。該項目不僅能有效解決日益嚴峻的算力供給問題,還可以通過資源聚集效應對AI產業發展起到孵化和助推作用。
10月,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教育創新總部正式落戶江漢區,計劃用3年時間導入優必選產業鏈企業、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建設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教育創新產業鏈和服務生態。
“武漢總部基地的建成和運營,對于聯影集團進一步提升研發生產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打造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全醫療環節的智能化、高級化、現代化生態產業鏈,具有重大意義。”聯影集團負責人表示。
我省發布的《湖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總體規劃(2020—2030年)》透露,我省將造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應用示范新高地。到2030年,湖北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2萬億元,形成50家以上國內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企業。
“湖北擁有強大的科教和科研實力,依托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制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級科研平臺,以及相關技術成果,有望孕育一批機器人高新技術企業,并帶動機器人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倍h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