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AMD和英偉達兩家公司直接奔向7nm先進制程工藝,十年后的今天享受著技術紅利。而擺在眼前的未來是元宇宙,這或許將讓英偉達和AMD展開更直接競爭。
英偉達:布局元宇宙基建
研究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獨立GPU領域中,英偉達是數據中心GPU市場領導者,占據81%的市場份額,擁有領先優勢;AMD則以占比19%位居第二。
英偉達發布的2021年三季度財報中,英偉達三季度收入為71.0億美元,同期增長50%,環比增長9%,實現連續六個季度收入超預期,三季度調整后毛利潤率高達67.0%,今年迄今為止其股價上漲了125%。
該報告中還包括一項明年將資本支出提高約66%的計劃,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開始給該公司的元宇宙愿景提供資金。
此外,今年11月初的英偉達GTC技術峰會上,英偉達拋下了重磅炸彈:公司全面奔向火熱的元宇宙。
黃仁勛宣布,要將NVIDIA產品路線升級為[GPU+CPU+DPU]的[三芯]戰略,同時,將其新發布的全宇宙平臺定位為[工程師的元宇宙]。
數據中心將是替代的宇宙引擎,英偉達正構建Omniverse服務器和Omniverse數據中心。
英偉達依靠數據和合作優勢,卡位的是元宇宙硬件最底層:GPU、AI、Omniverse,應用于自動駕駛、機器人、VR/AR等領域。
這個平臺產品在去年12月上線公測,目前正式推出,可以用于制造數字孿生、虛擬世界形象等,包含自然語言交互、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多種多樣的廣泛技術研發。
繼Meta之后,英偉達這套元宇宙似乎更受市場認可。未來5年,元宇宙將為英偉達提供100億美元的市場增值份額機會。
此外,英偉達這次還推出一個能承載元宇宙愿景的虛擬化身平臺[Omniverse Avatar],可以生成具有推理、對話能力的視覺形象。
這一平臺集成了英偉達以往儲備的感知能力、語音識別能力、推薦能力和動畫渲染能力等。
黃仁勛認為,英偉達的Omniverse比元宇宙更具現實性,可以搭配真實物理的虛擬3D技術來仿真更種應用場景。
如汽車、虛擬倉庫、5G無線通信建設等應用,甚至是未來更復雜的系統都能通過Omniverse來實現。
AMD:Meta將使用其EPYC芯片
Mercury Research估計,AMD在第三季度占據了服務器CPU市場10.2%的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4個百分點。
根據今年10月AMD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AMD三季度營收43億美元,同比增長54%,環比增12%。
在資本市場方面,今年以來AMD股價累漲34%,跑贏標普500大盤和費城半導體指數逾20%的同期漲幅。
11月8日,AMD宣布Meta(Facebook母公司)的數據中心將使用AMD生產的芯片。
此前Meta宣布,計劃在明年投入高達340億美元的資金,市場認為將擴大與英偉達和AMD的合作,擴張其云計算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AMD同時宣布,Meta將在其數據中心使用AMD的EPYC芯片。消息公布后帶動AMD股價上漲10%。
包括Meta選用AMD EPYC來賦能其基礎建設,以及美國首臺Exascale超級計算機Frontier的建設也將由EPYC處理器和AMD Instinct加速器驅動。
AMD近日初發布了自己的第二代數據中心Instinct MI200 系列GPU加速卡,該芯片可以與其服務器CPU芯片整合,以優化這兩款芯片的性能。
AMD近日宣布,將推出以異構設計來進行加速計算的新款GPU,此GPU在進行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等巨量的運算工作時,能有效提升計算速度。
同時,AMD宣布采用Zen 4架構且開發代號為[Genoa]的第四代EPYC服務器CPU芯片,將以臺積電5納米制程技術生產,預計明年開始量產并進入市場。
市場普遍認為,在Meta全力轉向元宇宙時,AMD向其供貨將有助于自身進一步拓展數據中心市場。
該公司宣布了一款名為MI200的芯片,旨在加速某些任務,如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
新的AMD芯片旨在與英偉達的A100芯片競爭,后者與其他旨在加速人工智能的芯片一起,幫助英偉達成為美國上市的最有價值的半導體公司。
結尾
很難分清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未來的發展是不確定的,但元宇宙、人工智能大概率會在未來占有一席之地。
跨越基因學、機器人、區塊鏈和交通運輸等多個領域,人工智能將成為每個行業的一部分。
對未來的美好期盼,或許是市場給予英偉達與AMD高估值的原因。
部分資料參考:鈦媒體APP:《英偉達、AMD在“元宇宙”展開競爭,英特爾不斷化解困境》,香港財華社:《「預見」元宇宙與人工智能,是英偉達的“進階之路”嗎?》,商業數據派:《市值四倍于英特爾,英偉達踩上數據爆發的風口》,界面新聞:《黃仁勛為英偉達鋪設“元宇宙”之路:以加速計算支撐虛擬世界未來》,華爾街見聞:《贏得元宇宙大客戶Meta訂單 AMD股價盤中漲超12%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