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半年前,傳聞代號為Strix Point的APU(屬于Ryzen 8000系列)會與英特爾Alder Lake一樣,采用big.LITTLE架構,以8個大核搭配4個小核。其結構為Zen 5架構+Zen 4D架構,并采用3nm工藝制造。不過涉及Zen 4D架構的信息并不多,普遍認為這是AMD為未來CPU設計的“小核”,作用與英特爾基于Gracemont架構的能效核(Efficient Core)類似。
據油管up主Moore's Law Is Dead分享的消息,Zen 4D架構(Zen 4 Dense)是重新做了設計的Zen 4架構,減小了緩存的容量,并降低了頻率,以提高內核的能效。由于緩存容量減小,基于Zen 4D架構的內核會更小,讓AMD可以在每個小芯片中放入多達16個內核。此外,AMD不會開發完全不同類型的微架構,在“小核”方面選擇隨制程節點推進,縮小并改進現有的架構設計,這與英特爾選擇針對性地設計兩種不同的微架構不一樣。
據稱,AMD首款采用Zen 4D架構的產品是代號Bergamo的EPYC處理器,其搭載了8個小芯片,每個配置了16個Zen 4D架構內核。目前不確定AMD這類型“小核”是否會支持多線程,提供比英特爾的E-Core更多的線程數。除了服務器平臺和桌面平臺,相信Zen 4D架構內核在移動平臺應該也會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在消費級市場上,除了代號為Strix Point的APU,不清楚同屬于Ryzen 8000系列、代號Granite Ridge的Zen 5架構CPU是否也會加入Zen 4D架構內核。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