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消息,瀾起科技官方宣布,其DDR5第一子代內存接口及模組配套芯片已成功實現量產。該系列芯片是DDR5內存模組的重要組件,包括寄存時鐘驅動器 (RCD)、數據緩沖器 (DB)、串行檢測集線器 (SPD Hub)、溫度傳感器 (TS) 和電源管理芯片 (PMIC),可為DDR5 RDIMM、LRDIMM、UDIMM、SODIMM等內存模組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源自瀾起科技官方微信)
據悉,瀾起科技這次推出的DDR5第一子代內存接口芯片RCD/DB,支持的最高速率達4800Mbps,是 DDR4最高速率的1.5倍;接口電壓低至1.1V,能耗更低;采用創新的信號校準協議及均衡技術,大幅提高了內存信號完整性。
DDR5內存模組在架構上進行了革新,除配置內存顆粒和內存接口芯片之外,還需要搭配其它專用配套芯片。這次瀾起科技精準也把握這一技術趨勢,首次推出了DDR5 PMIC、TS 及SPD Hub這三款配套芯片,可為DDR5內存模組提供多通道電源及管理、多點溫度檢測、I3C串行總線及路由等輔助功能。
據悉,這些配套芯片與內存接口芯片一起,共同助力DDR5內存模組在速度、容量、節能及可靠性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滿足新一代服務器、臺式機及便攜式電腦對內存系統的更高要求。
DDR5將比DDR4帶來多大提升?
很多讀者朋友可能都知道內存,但卻弄不清楚新老一代之間的聯系。實際上,DDR5標準最先是由JEDEC協會在2020年7月公布的,起步4800MHz,未來可以達到6400MHz。
2020年10月,韓國存儲巨頭SK海力士宣布,正式發布全球第一款DDR5內存;2021年1月,嘉合勁威率先布局DDR5內存模組;2021年2月,阿斯加特發布首款DDR5;2021年4月26日,嘉合勁威首批DDR5內存條批量生產下線。隨著全球各大廠商陸續公布下一代內存量產計劃,國產廠商也不甘示弱,緊隨其后。
對比DDR4,下一代內存DDR5最直接的優勢就是,更加節能,頻率更高。有知乎博主曬出對比數據顯示,DDR5的I/O帶寬能達到最高6.4Gbps,同時電壓為1.1v,而DDR4的I/O帶寬能達到最高3.2Gbps,同時電壓為1.2v;DDR5單個內存芯片的密度達到64Gbit,DDR4單個內存芯片的密度則為16Gbit;DDR5起始頻率為4800,最高達到6400,但是超頻性能未知,而DDR4起始頻率為2133,超頻極限為5608;在針腳方面,依舊是288個針腳,但是改變了針腳的布局,DDR5的針腳布局其實和DDR4的長得很像,缺口部分的位置變化不大。
雖然說DDR5很快就要量產上市了,但DDR4依然是目前裝機的主流,甚至還有不少還在用DDR3,不論是筆記本還是臺式機,DDR3/DDR4仍然占據了很大市場。DDR5雖然在性能上強于DDR4,但也不是大家都需要去追求的高端配置。
就比如只是為了用電子設備辦公、刷視頻、上網的用戶,使用DDR4跟DDR5并沒有區別。對于部分專業用戶(比如視頻剪輯等),內存頻率的提升帶來最直觀的體驗就是單位時間內數據讀寫速度的加快,能使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還有部分游戲發燒友,也需要視情況而定,比如某些特殊的很吃內存頻率的游戲(舉例“絕地求生”)來說,同樣是i5-10600k + RTX3070的組合,內存頻率在2666和4266的游戲體驗完全不一樣,前者游戲幀數在100幀左右,而后者游戲基本上能夠穩住144,因此如果高頻內存能夠有更快的讀寫和更低的延遲,那么在這類游戲中更有利于幀數的穩定,操作畫面會更加絲滑流暢。
但實際上很多游戲所依賴的是顯卡以及CPU,內存反倒不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面對這類游戲,不管是DDR5還是DDR4、DDR3玩游戲,變化都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此對于眾人而言,DDR5確實好,但也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判斷要不要升級,畢竟昂貴的成本也擺在那。
DDR5世代競爭格局:三足鼎立
一直以來,內存接口芯片技術伴隨內存技術的發展而升級。在DDR2世代,全球內存接口芯片競爭激烈,包括TI、Intel、西門子、瀾起科技等在內的十余家廠商參與競爭。
隨著技術升級,至DDR4世代,行業內主要廠商僅剩瀾起科技、瑞薩電子、Rambus三家,但由于瑞薩電子不單獨披露其內存接口芯片業務的經營數據,目前內存接口芯片各供應商的市場份額情況無法準確計算。值得一提的是,在DDR4世代,瀾起科技發明的DDR4全緩沖“1+9”架構被JEDEC(全球微電子產業的領導標準機構)采納為國際標準,那時公司已經開始積極參與DDR5 JEDEC標準的制定。
如今進入DDR5世代,內存接口芯片市場主要供應商大概率還是以瀾起科技、瑞薩電子、Rambus為主,呈現“三足鼎立”之勢。
據OFweek維科網觀察,今年上半年,瀾起科技已經完成了DDR5第一子代內存接口芯片量產版的研發,并持續根據最新版JEDEC標準及客戶的測試反饋進行最終優化;在DDR5內存模組配套芯片方面,瀾起科技與合作廠商已完成DDR5第一子代內存模組配套芯片量產版的研發,并持續根據最新版JEDEC標準及客戶的測試反饋進行最終優化。
瀾起科技在前不久發布的投資者調研報告中提到,公司DDR5第一子代內存接口及模組配套芯片預計在2021年底之前正式進入量產爬坡階段。從歷史經驗來看,隨著技術迭代,新產品因性能增強、成本升高從而推動售價有所提高。
在上文中也提到,DDR5的價格問題也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重點。以DDR4為例,隨著技術更新和產品迭代,DDR4世代中Gen1.0、Gen1.5、Gen2.0、Gen2plus產品因技術和性能升級及成本提升,導致其起始銷售單價有所提高。
而DDR5第一子代內存接口芯片的速度將達到4800Mbps,相較DDR4Gen2plus的3200Mbps提升50%,同時其相應的制造成本也有所增加,這些影響因素最終都將反映到產品售價上,最終售價將由市場決定,想必在產品初步放量進入市場時價格也不會低到哪去。
三季度凈利潤2.05億元,同比下降25.93%
據OFweek維科網查閱,根據瀾起科技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9.16%,較2021年第二季度環比增長104.32%;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5.93%,較2021年第二季度環比增長17.77%;2021年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8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13%,較2021年第二季度環比增長76.60%。
瀾起科技表示,隨著行業持續復蘇及津逮服務器平臺產品線的良好表現,公司業績逐季向好趨勢明顯。具體來看,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互連類芯片產品線營業收入為11.16億元,毛利率為65.38%,較上年同期增長16.35%;公司津逮服務器平臺產品線營業收入為4.77億元,毛利率為11.08%,較上年同期增長43倍。
瀾起科技在三季報中還表示,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工作,報告期末員工總數502人,較2020年末增長9.85%,其中研發技術人員354人,較2020年末增長11.67%。目前公司員工中70%以上為研發技術人員,且研發技術人員中61%以上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不斷優化的技術團隊有效支撐了公司各項研發工作的推進。
在研發與技術創新方面,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合計1.4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9.84%。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獲授權的發明專利共10項,新申請20項發明專利(其中含2項專利合作協定申請);新申請3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如今,內存接口芯片的下游客戶主要是以三星電子、海力士、美光等為代表的內存模組制造商,需求規模較大,且保持極高增速,是當今存儲器市場乃至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根據相關數據統計,DRAM市場主要供應商三星電子、海力士、美光的市占率合計超過90%,市場集中度極高,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崛起和成熟,存儲芯片市場必然會迎來一股機遇。
這或許也能解釋得通為什么瀾起科技為何會積極投入到DDR5的布局中。根據JEDEC的定義,在DDR5世代,服務器內存模組通常搭配一顆RCD、一顆SPD、一顆PMIC,以及兩顆TS,部分內存模組還會選配DB;普通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內存模組通常搭配一顆SPD及一顆PMIC。
而當前服務器內存模組一年的需求量大約是1.3億根,普通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內存模組一年的需求量大約是3億根。一旦DDR5完成全面滲透,龐大的增量市場將會帶來極其可觀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