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作為21世紀科技最重要的核心技術,越來越受到全球各國和機構的重視,最近,歐盟計劃制定芯片相關法律,以提升半導體自主權。
歐盟將利用立法來推動區域半導體供應鏈的更大彈性和主權。在芯片制造方面獲得更大的自主權現在是歐盟總體數字戰略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全球半導體短缺導致一系列依靠芯片驅動數據處理的產品生產放緩,促使歐盟立法者關注歐洲在這一領域的能力。
在全球芯片需求爆炸的同時,歐洲在整個價值鏈中的份額,從設計到制造能力都在萎縮。歐洲依賴于在亞洲制造最先進的芯片。因此,這不僅僅是競爭力問題,這也是一個技術主權問題。
歐盟擬定中的《芯片法案》將旨在把歐盟的半導體研究、設計和測試能力聯系起來,呼吁歐盟和各國在這一領域的投資之間進行協調,以幫助提高自給率。目的是共同創造一個最先進的歐洲芯片生態系統,包括生產。這將確保歐洲芯片供應安全,并將為開創性的歐洲技術開發新的市場。
歐盟主席把加強歐洲芯片能力的雄心壯志說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把這項任務比作20年前歐盟開發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所做的努力。《芯片法案》將包括三個要素。第一,半導體研究戰略。它建立在比利時的IMEC、法國的LETI/CEA和德國的Fraunhofer等機構正在進行的工作之上。
第二部分將包括一個集體計劃,以提高歐洲的芯片制造能力。計劃中的立法將旨在支持設計、生產、包裝、設備和供應商(如晶圓生產商)之間的芯片供應鏈能力。目標將是支持歐洲芯片工廠發展,這些工廠能夠大量生產最先進和最節能的半導體。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