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CXO版塊大漲。
還記得我前段時間的提示嗎?上周知識星球的數據顯示,醫療器械和醫藥制造板塊調研熱度居高。
結果周五受到恒瑞業績暴雷,整個醫藥行業暴跌,我當時結合機構現在的動向做了一番分析:這波操作,絕對不是行業走到盡頭,僅是恐慌暫逃而已。
包括我在之前對九洲藥業、普洛藥業的對比分析中也說,醫藥制造仍有行情,CRO更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反彈馬上就來了。邁瑞醫療昨天漲了8%,今天CRO板塊集體大漲,昭衍新藥漲停,美迪西漲幅15%,泰格醫藥、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漲幅超5%。
九洲藥業漲了3%、普洛藥業微跌,但主力凈流入占比8.8%。
總的來說,醫藥制造的賺錢行情有一波,主要集中在CXO和CRO公司上。醫療器械短期內集采風險不大,上周四提到彩超制造的開立醫療,到今天最高漲了13.6%.
今日市場賺錢效應很好,結合強勁的工業母機和軍工,繼續有行情的芯鋰伏,有回調的白酒和醫藥,兩市有2389家上漲,92家漲停,多頭勝利。
題材這么多,到底誰才是下一個“茅”板塊呢?
我看了量化對板塊的分析,最近星球也有提示——最熱板塊,連續一周都是電子元件。
電子元件的產業鏈,上游是原材料,主要包括光電子材料、半導體材料、磁性材料等;中游為電子元器件,主要包括傳感器、電力電子器件、光電子器件等;下游為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通信通訊等。
電子元件的賽道行情非常肯定,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和工業電子行業都處在高速發展當中,國產替代更是加速化前進。2020年,我國的電子元件市場規模是2.15萬億,預計今年可達2.25萬億。
值得一提的是,工業母機的機床制造,也需要電子元件的配合,從這個角度看,電子元件處在一個超級龐大的增長環境中。
捷捷微電,8月20日獲淡水泉、大摩華鑫、天弘基金等數十家機構參與電話會議
從股東層面上來說,捷捷微電不僅是一家業績優秀的公司,還保持著高比例送股的傳統,在高科技半導體行業中是在少見。
【業績】:
上半年營收 8.52 億元,同比增加 109.03%,凈利潤 2.40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05.21%。
【業務】:
電子元器件。主要業務有兩大塊:半導體器件和半導體芯片,其中半導體器件收入占比79%,毛利率49.46%,半導體芯片收入占比18.44%,毛利率41.64%.
缺芯,世界難題。一是材料少,二是制造設計難。中國對半導體的需求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國內市場基本被海外企業壟斷,國內功率半導體有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
1)晶閘管器件及芯片
捷捷微電之所以說是國內功率半導體龍頭,就是因為全能。簡單來說,現在的制造業有幾種模式:代工(ODM)、貼牌(OEM),也有從設計到制造到封裝全包的IDM模式,捷捷微電就是IDM模式。
這點在未來很重要,掌握了卡脖子的技術,就能成為國產替代的主力軍。目前國內半導體芯片IDM龍頭是華潤微,上半年的營收44億左右,毛利率為34%。
捷捷微電目前在主打的方向,是更細分的晶閘管領域,也就是開關元件。這塊捷捷微電的市占份額15%,全球市占率第二,占國產替代部分的50%,公司規劃作為存量業務未來幾年能保持10%的增長。
但是,這塊的空間無較大起伏,晶閘管業務應用于大小家電(30%)、工控(25%)、通信(5%)、安防(5%)、照明(10%)、電動工具(10%)、電表(5%)、汽車電子(5%),業務收入比較穩定,不會受某一行業的突然興衰而業績突然大起大落。
上半年捷捷微電的晶閘管營收占比降至 39%,存量空間已然下降,所以現在捷捷微電要做的是開辟新的賽道。
2)MOSFET及增長業務
捷捷微電的產品不斷升級,包括防護類器件和芯片(包括:TVS、放電管、ESD、集成放電管、貼片Y電容、壓敏電阻等)、 二極管器件和芯片(包括:整流二極管、快恢復二極管、肖特基二極管等)、厚膜組件、晶體管器件和芯片、MOSFET器件和芯片、碳化硅器件等。
主要提到的就是MOSFET這塊,MOS這塊,捷捷微電采用Fabless+封測模式(Fabless即無制造業務、只專注于設計的集成電路設計),這種模式加速了MOSFET業務的推進。
目前,芯片(8英寸)全部為委外流片,部分器件封測代工。MOS產品在 2020 年漲價幅度約在 10-20%,營收占比超過了20%,也算是一個成熟的業務了。
值得一提的是,捷捷微電很會做管理,在利用fabless模式推進業務的同時,抓住半導體的國產替代契機,發行可轉債,加速融資布局新產能,目前已初有成效。
首先是生產效率提高,芯片的生產周期從35天縮短到二十多天。
其次是在半導體加工材料方面的突破。打破國內產業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做這塊的子公司在原有老廠區上認證,已經有少量訂單,完成盈虧平衡。
其三,在南通的子公司建設了“功率半導體6英寸晶圓及器件封測生產線”項目,總投資5.1億元人民幣,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形成6英寸晶圓100萬片/年及100億只/年功率半導體封測器件的產業化能力。
【增長契機】:
東南亞重要測試封裝中心馬來西亞的疫情加劇,工廠產能不足、交期延后,加上下游需求的增長,現在捷捷微電的產能較飽和,訂單已經排到年底。
【結論】:
中短期,受益于疫情和存量業務需求旺盛,營收有較大的爆發;
長期,國產替代空間加大,有行業競爭加劇和技術迭代的風險。
截止今日收盤,捷捷微電總市值248.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