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5G建設在國外受阻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迫于美國方面的壓力,英國、瑞典、巴西等國先后以“國家5G網絡安全”為由,將華為5G排除在本國通信網絡建設之外。
在海外受阻的華為,不得不將5G研發建設的重點項目撤回國內,想要借助中國巨大通信市場緩解危機。但是,在中國臺灣華為5G依然并不受待見。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運營商龍頭——中華電信近日發布公告稱,繼年初投資125.9億新臺幣采購諾基亞、愛立信的5G設備時候,近日將再度加投23.9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5億元采購諾基亞的設備。
中華電信為了加速臺灣地區的5G建設,相關投資預算不斷增加,據了解2021年5G投資預算將達到431億新臺幣。但是,華為、中興在臺灣5G投資建設中卻顆粒無收。
目前臺灣地區的主要運營商在建設5G網絡時選擇的愛立信及諾基亞的5G設備,華為、中興在臺灣受到了嚴重的限制。
諾基亞已成全球5G電信業“新霸主”
5G是各產業發展的數字基石,因此5G孕育出的市場規模相當大,在這片萬億級別的市場中,華為、愛立信、三星、諾基亞以及中興五大電信巨頭,展開了激烈的訂單爭奪戰。
美國軟硬兼施下,澳大利亞率先表態本國5G電信建設排除華為在外,英國也在美國的強壓下,選擇單方面毀約,甚至表示將全面拆除所有已投入使用的華為電信設備。
迫于美國的勢力,尤其是歐洲五國,只能選擇聽從美國一致排斥華為,這令諾基亞和愛立信在5G市場逐漸占據上風。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諾基亞已經反超愛立信和華為等通信企業,成為全球5G電信行業“新霸主”!截至目前諾基亞共拿到165份5G商用合同,在行業內排名第一,而愛立信也緊隨其后,憑借139份5G商用合同,成為了行業老二。
諾基亞卷土重來,國內5G市場變天
無論是中國移動的700M網絡建設,還是電聯的2.1G,都將為中國轟轟烈烈的5G大建設畫上一個階段性的句號。
700M的訂單歸屬,基本決定了各大設備廠家在中國移動5G時代的最終地位。
匯總三個標包的結果,各設備廠家最終份額為:華為60%,中興31%,諾基亞4%,大唐移動3%,愛立信2%。
作為歐洲兩大通信設備廠商之二的諾基亞,其母國芬蘭對華為態度始終比較友好,從公開消息看,其國內最大電信運營商Elisa在5G網絡部署中使用了華為設備,且政府并未有阻撓。
所以,在本次集采中,諾基亞不太意外的回歸了。前期諾基亞在5G集采中拿了零蛋其實是比較出人意料的,畢竟諾基亞在4G時代在中國電信運營商尤其電信聯通中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另外,諾基亞本次回歸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目前其依然在三大運營商有很多暫未被替換掉的4G設備,相同區域建設5G,更利于平滑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