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2020下半年開始,全球芯片進入嚴重短缺局面,中國市場也因此遭受影響,卡脖子問題進一步凸顯。
國內廠商如果能抓住這一機遇,同時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將能有力推動國產濾波器等射頻前端器件快速進入國產替代時刻。
作者 | 方文
圖片來源 | 網 絡
射頻芯片優先受益
得益于新基建支持政策,資本市場對新基建熱情進一步被引爆,射頻細分行業的龍頭股受市場追捧。
5G時代打開了射頻行業的天花板,消費者對移動智能終端需求大幅上升,同時移動數據的數據傳輸量和速度大幅提升,提升了對于射頻前端的要求。
現階段,5G手機射頻前端芯片的價值量是4G制式下的2-3倍。隨著5G支持頻段數量的增加,所需的射頻前端芯片數量將大幅增長。
因此,為了滿足5G應用需求,單部智能手機的射頻前端芯片的數量與價值將繼續上升。
5G手機相比4G手機支持頻段數量增加,并且需要繼續兼容4G、3G、2G標準,因此5G手機的射頻前端相比4G復雜程度將大幅提高。
yole預測,全球射頻前端市場將由2019年的15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253.98億美元,2020-2025復合年均增長率11%。
5G時代,射頻開關2020-2025復合年均增長率有望與射頻前端保持一致,約為11%,預計至2025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8.28億美元。
射頻芯片增長的市場基礎
預計5G發展到成熟階段,全網通的手機射頻前端的Filters數量會從70余個增加為100余個,Switches數量也會從10余個增為超30個,使得最終射頻模組的成本持續增加。
從2G時代的約3美元,增加到3G時代的8美元、4G時代的28美元,預計在5G時代,射頻模組的成本會超過40美元。
射頻芯片的主要增長動力來自5G時代手機性能增強和物聯網設備數量增加。
隨著4G的普及,到2016年智能手機支持的頻段已經接近40個,根據預測,5G手機支持的頻段將新增至少50個,全球2G/3G/4G/5G網絡合計支持的頻段將超過91個。
頻段增加會帶來智能手機射頻元器件數量的同步增加,Yole預計2025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58億美元,2018年至2025年CAGR達8%。
國內企業在細分領域尋求突破
國內射頻芯片公司起步較晚,基礎薄弱,主要集中在無晶圓設計領域。目前,國內已有一部分企業在射頻領域站穩腳跟。
國內的射頻芯片廠商從相對成熟的分立射頻芯片起步,在5G手機廣泛普及前的窗口期,實現中低端機型射頻前端進口替代,同時積累模組能力,逐步走向全品類供應。
據QYR Electronic Research Center的統計,自2020年起,全球射頻前端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預計2019年至2023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CAGR為17%,2023年達313億美元。
射頻前端領域設計及制造工藝復雜、門檻極高,主要由歐、美、日等傳統大廠壟斷,2018年CR5達81%。
而我國射頻芯片廠商依然在起步階段,市場話語權有限,各家企業在某些產品或有亮點,但是整體與國際巨頭相差甚大。
但是也反映出國產射頻芯片有巨大成長空間,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芯片國產化程度需急劇提升,射頻芯片領域的國產替代前景廣闊。
今年投融資情況最新動向
截至目前,共有48家射頻相關企業獲得融資,投資機構涵蓋了中金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深創投等機構,以及韋爾股份、長盈精密、卓勝微電子、信維通信、春興精工等手機概念股企業。
在已披露的融資金額中,翱捷科技于今年4月獲得的D+輪融資金額達到了1.19億美元,是此次統計的48家射頻企業里獲得融資額最高的企業。
·3月8日,5G物聯網模擬射頻芯片研發商地芯科技宣布完成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英華資本領投,老股東瑞芯微電子、巖木草投資跟投,青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此前投資方包括英諾天使基金、青松基金、華睿投資等知名機構。
同時,地芯科技研發的射頻收發機芯片已經流片成功,流片測試結果全面超越國外同類產品,功耗和面積僅為國外競品的一半,且成本在國外產品的基礎上降低了40%。
該款芯片在圖傳、電力系統、市政建設、工業電子以及專網通信應用中需求量也很大,將于2021年正式投入市場,目前已經與數家小基站公網、專網客戶達成合作意向。
地芯科技于2018年成立,總部位于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并在上海、深圳設有公司分部。其專注于5G無線通信鏈路高端芯片以及低功耗高性能物聯網射頻前端芯片的設計與研發。
3月11日,開元通信技術(廈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約3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順為資本、勤合創投、CSVI、朝聞天下、天瓏移動等多家重要機構共同參與。
經過本輪融資后,開元通信將進一步加大在重點項目上的研發、生產及推廣投入,提供質量最可靠、頻段更齊全、性能更出色、性價比更高的射頻濾波及模組芯片產品。
4月23日,無線射頻芯片產品研發商矽典微完成近億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新潮集團、玲瓏金山、季子基金、江北佳康。
矽典微專注于研發高性能無線技術相關芯片,產品廣泛適用于毫米波傳感器、下一代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等無線領域。
近日,蘇州漢天下電子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禾原點、精確資本領投,TCL創投、聯通基金產業資本參與,杭州金投、善金資本、中新產投、納川資本、元禾辰坤跟投,老股東清控銀杏、同創偉業、北京協同、復樸資本持續增資。
近日,鋆昊資本完成對深圳飛驤科技有限公司的最新一輪股權融資,成為其除管理層以外的第一大股東,本輪總投資金額達數億元。
飛驤深耕功率放大器(PA)等射頻IC領域,擁有8年多的射頻產品的開發和銷售經驗,已經成長為國內一流的射頻芯片廠商。
近日,易兆微獲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的億元人民幣融資,考拉基金跟投。
國內射頻芯片頂流
目前,我國本土射頻前端芯片相關廠商有卓勝微、唯捷創芯、紫光展銳、韋爾股份、飛驤科技、昂瑞微、芯百特、矽典微、信維通信、宙訊科技、力通通信、艾為電子、麥捷科技、德清華瑩、廣州慧智微、獵芯半導體、好達電子等,部分廠商已在該領域深耕多年并有所成績。
敏聲公司以無線射頻前端FBAR濾波器為主力產品,其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發表專利80余篇,可實現完全自主可控芯片生產,或將成為中國本土生產的第一大濾波器供應商。
在搶占國產化發展先機的背景下,隨著公司濾波器產品不斷在市場推廣上進行突破,有望啟動公司新一輪增長。
東方銀星前瞻布局投資3000萬元認購武漢敏聲新增注冊資本,在5G機遇下掘金前端射頻大賽道。
易兆微電子是一家短距離無線通訊芯片設計商,主要設計、研發和銷售用于藍牙及WIFI應用的無線片上系統和射頻芯片。
卓勝微緊抓“5G+國產替代”機遇,瞄準相關市場,持續研發投入,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1.8億,同比增長32.43%。
卓勝微其射頻開關及LNA等產品已應用于三星、華為、小米、vivo等廠商的產品中,推出了適用于5G通信制式中sub-6GHz頻段射頻前端芯片和射頻模組產品。
并透過定增布局高端濾波器芯片和模組產業化項目,瞄準射頻濾波器芯片和射頻模組產品,從設計研發、晶圓制造到封裝測試的所有環節。
艾為電子透過高投入的研發和產業化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相繼開展5G射頻器件研發和產業化項目。
包括射頻用開關(包括5G射頻開關、調諧天線開關Tuner、天線SRS開關)、前端模組FEM(開關、LNA的二合一,或開關、LNA、濾波器三合一)在內的5G射頻器件及4G射頻前端模組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
紫光展銳在射頻前端芯片方面的實力亦不容小覷,其由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合并而成,這兩家企業均在射頻前端芯片領域積累多年。
紫光展銳已量產射頻開關、低噪聲放大器以及2.4G/5G雙頻Wi-Fi射頻前端產品。今年2月,紫光展銳宣布完成5G毫米波終端AIP方案的設計與驗證,實現相控陣天線與射頻前端器件的高度集成。
結尾:
5G浪潮將給射頻前端芯片市場帶來巨大商機,以及在進口替代概念盛行的背景下,國產射頻前端芯片受到市場重點關注,本土廠商成為國內資本市場的寵兒。
一系列密集投資行為背后,體現出資本市場非常看好本土射頻芯片廠商的發展前景。
部分資料參考:東方財富網:《2021年中國5G基站射頻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覽富財經:《多品類芯片短缺嚴重,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貝殼投研:《又一國產替代的千億賽道,為什么說射頻芯片的春風來了?》,天風證券:《5G持續落地+國產替代加速,看好前瞻布局射頻前端濾波器核心技術相關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