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mazon推出了可在AWS數據中心內部署的Arm架構服務器CPU的兩年之后 ,微軟似乎正在為Azure數據中心進行類似的工作。
彭博社周五下午報道說,這家軟件巨頭正在開發用于自己數據中心的Arm CPU,并“正在探索使用另一種為其個人計算機Surface系列提供支持的芯片。” 可以想象,服務器CPU既可以用于為提供給Azure客戶端的云計算實例供電,又可以用于運行通過Azure數據中心交付的許多Microsoft應用程序和服務。
該消息使已經飽受打擊的英特爾股票比周四收盤跌幅超過9%。英特爾股價現在也同比下跌24%。
以下是有關彭博社報告的一些想法:
1.反對亞馬遜的Arm Server CPU工作符合微軟的利益
對于許多工作負載,英特爾和AMD的x86架構服務器CPU仍然是比Arm CPU更好的選擇,并且現在擁有更廣泛的軟件生態系統。但是,因為Nvidia渴望應力,當它宣布收購Arm之后,Arm服務器CPU的勢頭兇猛。現在,得益于Arm團隊推出的Neoverse CPU微體系結構和以及Arm服務器開發人員的努力,一切進展神速。
我們可以看到當運行某些(盡管不是全部)工作負載時,Amazon的Graviton2 Arm CPU可以與x86 CPU保持一致。而且,加上激進的定價,AWS可以為Graviton2驅動的云計算實例找到一些知名客戶。
為Azure客戶端提供由Graviton支持的實例的替代方案顯然符合Microsoft的利益。在此過程中,通過使用其Arm CPU處理某些內部工作負載,它還可以節省一些成本。
2.微軟是否會或應該為Surface系列開發ARM CPU尚不清楚
彭博社指出,微軟的CPU努力可以為Surface設備生產芯片是“可能的”,但彭博社表示,他們“更有可能”生產服務器產品。它還指出,微軟的芯片設計部門向Azure首席執行官Jason Zander匯報。
此外,微軟已經與高通進行合作-。近年來,針對其Surface Pro X設備在定制Arm處理器(它們被稱為Microsoft SQ系列)上的發展。鑒于SQ處理器能夠利用高通公司大量的移動處理器研發工作,并且考慮到基于Arm的Windows PC仍然是一個小眾市場,因此微軟自行為Surface設備設計Arm處理器的理由可以說是不穩定的。
3.英特爾的拋售感覺有點過分
我首先要指出的是,英特爾現在是面臨一些問題的。一方面,AMD來勢洶洶;另一方面,Arm CPU也開始漸成氣候威脅、而其本身的7nm制造工藝延遲以及它在努力完善其10nm工藝時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之間。這都是Intel的困擾來源。但是,即使該報告無疑是個壞消息,但彭博社報告中已將其以折讓估值交易的股票拋售的感覺還是太大了。
首先,如前所述,微軟的Arm CPU很有可能不會擴展到PC CPU。即使這樣做,由Microsoft芯片提供支持的Surface設備仍將與許多許多x86驅動的Windows PC(包括很可能是新的x86驅動的Surface設備)競爭。目前,x86 Windows PC可以擁有比Arm Windows PC更強大的開發人員生態系統,以及大多數企業,高端Windows筆記本購買者和游戲玩家的忠誠度。
其次,假設Microsoft提供由其自己的Arm CPU驅動的Azure計算實例,則仍然由Azure客戶端選擇是否要使用它們。盡管Arm服務器CPU的勢頭不可否認,但是許多企業和政府機構仍然忠于x86,并且可能會采取謹慎的態度來采用新的CPU架構。
4.微軟可能在其Arm Server CPU項目上與Marvell合作
去年,Microsoft開始在Azure數據中心內使用Marvell的 ThunderX2 Arm服務器CPU來處理一些內部工作負載。幾個月前,Marvell宣布將結束對現成的ThunderX CPU的研發工作,以支持為互聯網/云巨頭(眾所周知的超大規模生產商)開發定制Arm CPU。
鑒于Marvell的戰略變化以及微軟多年來與英特爾,AMD和高通等公司在定制芯片項目上的合作關系。可以看到,如果Marvell正在幫助微軟開發Arm服務器CPU并不令人震驚。
5.如果有關于Google的類似新聞,請不要感到驚訝
雖然谷歌的云基礎設施業務并不像亞馬遜和微軟那么大,但它正在迅速增長。也許更重要的是,Google有大量的內部工作負載需求,而Arm芯片可以部分解決。
這讓人聯想到Google已經在其數據中心內部署了內部設計的AI加速器——Tensor處理單元(TPU)。這就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它們將跟隨亞馬遜和微軟的腳步,設計自己的Arm服務器CPU。
另一方面,Google可以選擇依靠初創公司Ampere和/或Nuvia,每個初創公司都對他們準備的Arm服務器CPU提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主張。實際上,Ampere最近推出的Altra CPU在某些基準測試中看起來相當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