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圓代工產能、封測產能需求供不應求、沸沸揚揚之際,寂靜已久的被動元件市場突然傳出大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被動元件大廠華新科于昨日傳出因工廠員工感染新冠肺炎,華新科位于馬來西亞的工廠已經暫停運營。據悉,此次停工的時間目前暫定為三周。
華新科是華新麗華集團旗下被動元件大廠,華新科馬來西亞廠區主要生產車用芯片電阻、0201電阻以及高端電源用芯片電阻。
按照往日的說法,停工后自然就有缺貨、漲價的消息傳出了。果不其然,昨晚至今,已經有不少關于芯片電阻供需原先就相對吃緊,此次華新科大馬廠停工,市場供給將更不順的消息傳了出來。
但從滿天芯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這次可能讓大家失望了。
停產影響不大
對于工廠停工三周,華新科昨天就已經表示,目前將進行全廠的檢驗,預計最快三天后就會有結果,屆時只要結果正常,就會盡快向當地政府申請復工許可,營運及出貨將不會受到影響。
也許是這樣的回應可能效果一般,華新科于今天再次回應:公司在當地并非只有一個生產廠,因此,無論在生產或是下游客戶出貨的調整上,都將會積極協調其余廠的產能配合,營運上不會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外資法人也表示,短期內電阻的價格并不會因此上漲。至于市場上很多缺貨、漲價的恐慌,大家看看也就行了。因為當下晶圓代工、封裝產能風頭正勁,行情真不在MLCC、電阻這里。
利好國巨系
停產三周,要說真沒啥影響嘛,還是有影響的,那就是國巨系廠商趁機搶奪市占。
華新科馬拉西亞工廠是合并日本釜屋電機所取得的,占該公司整體產能比重約三成,是華新科的電阻產能重鎮。此次染疫工廠主要生產的產品包括車用工規電阻、0201和01005電阻以及高端電源電阻。
而華新科大馬工廠一停工,必然將對電阻供給面造成影響,產生市場新的缺口,不少訂單將會轉給國巨、大毅與奇力新等廠商。
畢竟全球電阻市場排名第一的是國巨集團,電阻產量占全球產量比重約34%,第三大廠為電阻廠大毅,市占約為15%。華新科的全球電阻產量占比約18%,排名全球第二。
積極擴產布局
雖然目前MLCC、電阻等市場行情一般,但5G、汽車電子等潛在需求不可否認。各大廠商紛紛卯足了勁積極布局,擴產的動作每家都有。
國巨200億高雄擴廠
國巨在大陸蘇州、中國臺灣高雄均設有廠房,合并美商基美(KEMET)之前,有高達七成的產能比重落在蘇州,隨著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加上車電、5G需求升溫,國巨大手筆在中國臺灣加碼逾300億元擴產。
其中在高雄大發工業區擴建新廠已于本月舉行動土典禮,初期投資額約新臺幣200億元。至今年底,國巨MLCC產能約600億顆,若加上基美主攻車用電子的月產能200億顆,新國巨今年底MLCC月產能合計上看800億顆。
華新科購買新廠房
今年5月份,華新科斥資6.68億元(新臺幣),向關系企業華東購買高雄加工區A15部分廠區,將用以擴充高階積層陶瓷電容(MLCC )產能。
據了解,華新科此次購買廠區面積約1.1 萬平,當時預估第三季底前完成交割、第四季完工投產,包括MLCC 與辦公所需空間。新廠產能開出后,月產能上看550 億顆。
風華高科
投資750,516萬元用于建設祥和工業園高端電容基地項目。項目投資將分三期投入,其中:第一期投入206,031.46萬元,第二期投入328,636.52萬元,第三期投入192,818.02萬元。流動資金按生產需要逐年投入。項目達產后,將新增月產450億顆高端MLCC,預計年新增營業收入約為49億元。
宇陽科技
規劃新的華南和華東生產基地,僅新的華南生產基地就是現有華南工廠面積的10倍。未來5年內,預計將投入20億人民幣,將產能增加至少5倍以上。
火炬電子
火炬電子于2019年進行公開發行可轉換債券6億元,用于新增84億只小體積薄介質層陶瓷電容器產能,達產后年均實現銷售收入6.24億元。可轉債申請已于3月14日獲得證監會批準,目前正在積極擴產準備中。
三環集團
3月份,三環集團公告披露的一份增發預案表示,三環集團擬募資21.75億元用于5G通信用高品質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擴產技術改造項目、半導體芯片封裝用陶瓷劈刀產業化項目。其中5G通信用高品質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擴產技術改造項目建設,主要開發高可靠性、高比容、小型化、高頻率產品,高起點進行建設,項目建設期為3年,項目總投資22.85億元,其中擬投入募集資金18.95億元。項目實施完成后,達產年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