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網絡商用、服務器中心大規模拓展,數據時代已經來臨,然而目前全球僅有2%的數據可以得到有效利用與處理。
“這為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可利用空間。”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可編程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Dave Moore在英特爾FPGA技術大會上如是說道。
事實上,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得在家辦公、在線購物、遠程醫療的使用激增,這也導致了數據的激增,數據正在重新塑造世界。
兩大重磅新品
以PC為中心到以數據為中心的英特爾數字化轉型戰略成為全球數據戰略的一個關鍵環節。基于此,在本次FPGA技術大會上,英特爾發布了全新開放式FPGA堆棧(Intel?OFS)和全新可定制解決方案eASIC N5X兩大新品。
這樣的產品組合讓英特爾有能力幫將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信息,開發出支持更快速移動、處理和存儲數據的解決方案,而從幫助合作伙伴在以數據為中心的世界中連接、創新和成長。
作為英特爾第二代FPGA平臺軟件,通過可拓展的硬件,以及可訪問的git源代碼庫的軟件框架,英特爾開放式FPGA開發堆棧讓軟硬件及應用開發人員能更輕松地創建定制加速平臺與解決方案。
Dave Moore表示,對于任何新的基于FPGA加速平臺的開發都會遇到一個核心挑戰,那就是如何分配從零開發和代碼重用或IP授權之間的比例。
英特爾開放式FPGA堆棧為Linux內核提供定制化的軟硬件基礎設施,解決了軟硬件及應用開發人員面臨的許多痛點,包括開發FPGA設計(“拿來與定制”)所需的模塊化、可組合代碼,以及開源上游代碼,從而讓開源分銷商能夠為第三方和專有英特爾-OFS平臺提供本地支持。
簡而言之,英特爾開放式FPGA堆棧為硬件、應用和軟件開發人員帶來的價值分別是定制化、在整個英特爾FPGA平臺的便利的可移植性以及主要操作系統廠商分銷的本地支持。
Dave Moore表示:“經過早期客戶的成功案例驗證了英特爾開放式FPGA堆棧能夠大幅降低研發周期,同時提升代碼和硬件設計的重用率,對于希望加速工作負載的客戶和合作伙伴而言是理想之選。”
而eASIC N5X則可以幫助加速5G、人工智能、云端與邊緣工作負載的應用性能,在提升靈活性、降低能降低成本方面等具備優勢。
根據英特爾數據平臺事業部副總裁、FPGA和電源產品事業部總經理Patrick Dorsey介紹,英特爾eASIC N5X采用16nm工藝,具備多達880萬個等效ASIC門、高達229Mb的真正雙端口內存和20Mb的128b注冊文件、多達80個32.44Gbps高速收發器,采用四核ARM v8硬核處理器系統。
Patrick稱,eASIC N5X通過搭載了英特爾FPGA兼容的硬件處理器系統,進而幫助客戶將定制邏輯與設計遷移到結構化ASIC中,以降低單位成本、提升性能、降低功耗等。
釋放數據全部潛能
當今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數據,是在過去兩年間產生的,我們日益面臨數據海量的處理問題。隨著互聯網向物聯網等領域擴展,數據還將以指數爆炸級增加。
在以數據為中心的時代,5G應用的崛起帶來網絡數據使用量的激增,為提供工業、視覺、零售垂直領域所需要的低延遲、大規模設備連接等技術能力,釋放數據全部潛能。
英特爾對計算架構轉型提出了清晰的愿景,并且推行整體戰略,以提供端到端數據平臺,支持跨計算基板、采用英特爾以太網NIC、以太網交換機和硅光子的網絡基板、采用NAND、傲騰固態盤和傲騰持久內存的存儲基板的轉型。
英特爾數據平臺事業部網絡和可配置邏輯部門高級總監張嘉君表示,在計算基板內,英特爾意識到一刀切式的方法有一定的缺陷,無法以經濟高效的方式解決擴展性能問題,于是將投資范圍擴大到服務器CPU的標量架構之外。
目前,英特爾正在投資并交付采用英特爾GPU的矢量架構、采用專用AI ASIC的矩陣架構和采用各種FPGA和eASIC產品組合的空間架構。英特爾軟件和系統級方法構成了這些芯片組件的底層,它們專為擴展性能、提升敏捷性、優化總體擁有成本和管理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環境中的異構性而開發,可發揮所有組件的優勢。
面對未來數據洪流的挑戰,建設以數據為中心的基礎設施、提升邊緣數據處理能力、使邊緣越來越智能等成為重點。這一過程中,5G、AI等技術將成為改善人類數據處理方式、提升效率的關鍵。
基于此,英特爾正構建FPGA、eASIC、ASIC多種產品解決方案矩陣,以便能夠挖掘數據全部潛能,并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