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0 月 30-31 日,第四屆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研討會暨領軍企業家商業思潮巡回周(第二十一期)在南京江北新區召開。
本次活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承辦,得到了南京江北新區科技投資集團的大力支持。活動匯聚了集成電路產業專家、求是緣半導體聯盟會員企業家、商業思潮巡回周企業家等包括近 300 位企業家在內的 500 余位業界人士參與交流。旨在搭建集成電路產業的高端交流平臺,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研討、人才交流;引導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了解最新商業資訊、產業前沿;進行投資環境推介和項目對接,引導更多高端要素資源聚焦、投資南京和江北新區。
三個主會場聚焦人工智能創新、集成電路產業及應用、企業發展,六個分會場涉及 GPU、人工智能前沿應用、項目路演、投融資交流、大變局時代風險與機遇等話題。
30 日,以“人工智能的創新與發展”為主題的主會場拉開序幕。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戰略委員會主任王希征、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辦公室主任蔣華榮、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發表了致辭。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芯動力人才計劃項目辦公室主任王喆主持了會議。
主會場一:“人工智能的創新與發展”
同濟大學副校長蔣昌俊:方艙計算
在主題演講環節,同濟大學副校長蔣昌俊從重大需求、技術演進和方艙計算三部分,分享了《方艙計算》的主題報告。
同濟大學副校長蔣昌俊
蔣昌俊認為,業務系統的敏捷構造與持續運維、大數據的高效獲取與動態處理、資源的優化配置等方面對于計算方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和需求。
計算方式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術演進趨勢:
網格計算:把地理位置上分散的資源聚合起來的一種基礎設施。將資源從“小”聚“大”。
云計算:通過互聯網訪問各種基于 IT 虛擬化資源的服務。把資源從“大”分“小”。
邊緣計算: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
方艙計算:面向 IT 任務全生命周期的網絡跨域資源配置和協同計算集成環境。
蔣昌俊總結了方艙計算的三大特點:(1)應 IT 任務的需要而機動搭建、應 IT 任務的執行而伸縮管理、應 IT 任務的結束而動態消亡;(2)從 IT 任務全生命周期的縱向維度,完成“需求識別、資源配置、任務執行、結束任務”四大功能;(3)從 IT 任務所需資源的橫向維度,實現數據資源和物理資源的統籌配置和協調運行。
芯原微電子董事長戴偉民:邊緣人工智能前景展望與芯片解決方案
芯原微電子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做了《邊緣人工智能前景展望與芯片解決方案》的主題演講。
芯原微電子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
戴偉民指出,2018 年至 2030 年,數據量將成長 1455 倍,數字社會迎來數據量爆發式增長,AI 用于將數據得到高價值的轉化。在這個過程中,邊緣計算愈發重要,并在各行業中產生許多新機會。
在 AI 計算向邊緣計算演進的過程中,邊緣處理也呈現向分布式計算演進的趨勢。其中,安全問題對于數據傳輸和分布式處理至關重要。需要通過使用大型數據集進行訓練來保障準確性,生態系統也需要提高安全性。
戴偉民介紹了芯原助力邊緣 AI 計算的發展,從提供服務與平臺到打造行業生態,致力于建立一個開放創新、保護隱私的 AI 技術生態系統,成為芯片界的“藥明康德”。
西安芯瞳半導體董事長黃虎才:國產 GPU 發展之路
西安芯瞳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虎才帶來《國產 GPU 發展之路》的分享。
西安芯瞳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虎才
黃虎才向大家介紹了 GPU 從“渲染”到“通用計算”再到“AI”的應用方向。GPU 生態體系的建設需要人才(強大的研發實力)、資金(充裕的資金支持)、市場(完善的市場機制)等多方面的合力效應。目前,從 PC/ 服務器 / 移動終端等領域的 GPU 市場來看,生態系統已經成熟。
那么國內企業要如何突破壁壘?黃虎才認為要找準市場定位、在完善的商業閉環下快速落地、布局生態建設,從而以點帶面的從局部創新進升到整體突破性創新。
芯瞳半導體為客戶提供優質的以 GPU 為核心的解決方案,致力于打造業界領先的 GPU 芯片設計平臺,成為國際一流的 GPU 芯片設計企業。
芯動科技 CTO 何穎:國產數據中心智能渲染 GPU 和一站式 IP
芯動科技 CTO 何穎為大家分享了《國產數據中心智能渲染 GPU 和一站式 IP》。
何穎從近期行業熱門的“英偉達收購 Arm”和“AMD 收購賽靈思”兩大收購案談起,指出 GPU 已成為數據中心業務的主賽道。
芯動科技 CTO 何穎
芯動科技作為中國芯片 IP 和芯片定制的一站式企業,提供全球主流代工廠,從 180nm 到 5nm 工藝全套高速混合電路 IP 核和 ASIC 定制解決方案,尤其 22nm 以下 FinFET 工藝全覆蓋,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具備兩家代工廠(臺積電、三星)5nm 工藝庫和設計流片能力的技術提供商。
芯動科技立足本土發展,所有 IP 和產品全自主可控,聚焦先進工藝芯片 IP 和定制技術,賦能國產自主可控高端芯片生態。
芯恩(青島)公司資深副總裁季明華:AI 正推進集成電路快速發展
芯恩(青島)集成電路公司資深副總裁季明華做了《AI 正推進集成電路快速發展》的主題報告。
芯恩(青島)集成電路公司資深副總裁季明華
季明華表示,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領域是如今科技戰中的焦點和國家的實力。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以 IC 技術為基礎,已革命性地加速推進高科技的各層面發展。同時,人工智能和物聯網也將加速高科技人才的培養,強化企業模式,加速經濟發展。但是在全球競爭中,IC 產業更要謀求國際合作,互利共贏。
鑒于貿易緊張局勢的出現,“貿易摩擦 vs 全球化”的動態在“技術外包”和“投資”的維度下可以劃分為四種可能的場景:產業升級、新一代半導體公司、全球商業化和廉價替代。季明華認為,最好的情況是產業升級,由芯片設計和制造方面的技術突破帶來。最糟糕的情況是廉價替代,即中國企業無法創新,本土供應鏈被用于生產低價值半導體。
演講的最后,季明華總結道:“在中國 IC 產業當前面臨的壓力下,中國 IC 產業對內要謀求創新自主,抱團取暖;全球 IC 產業應在對外在競爭中,仍要謀求國際合作,互利共贏。”
隨后環節,現場圍繞“走進人工智能新時代”,各位專家分別從產業和學術視角進行了圓桌論壇交流。
圓桌討論
主會場二:“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專題培訓 - 集成電路產業及應用高級研修班
30 日下午,在第二場主會場中,2020-2021 年度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專題培訓—集成電路產業及應用高級研修班(五期)舉行了開學儀式及授課。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羅群出席并發表致辭;芯原微電子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對五期班學員進行了集成電路產業培訓;芯恩(青島)集成電路公司資深副總裁季明華為大家帶來《AI 推進國產 IC 發展,加速出口與進口替代》的前沿分享。
主會場三:“雙循環”背景下企業發展之路
31 日上午,主會場三:《“雙循環”背景下企業發展之路》正式舉行。
洛可可董事長賈偉:組織變革與數字化創新
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董事長賈偉進行了《組織變革與數字化創新》的主題分享。賈偉從公司組織的變革與顛覆談起,提出想要不斷實現行業顛覆,要從極致、大勢和夢想三個維度來考量。
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董事長賈偉
演講中,賈偉分享了洛可可公司的發展歷程、管理模式變革,以及公司設計出的明星產品們。同時,在 AI、智能趨勢的帶動下,洛可可進一步實行智能化組織創新,數據和智能是新時代生產力。
莫大康:丟掉幻想,迎接一場持久、艱苦的戰斗
求是緣半導體聯盟顧問莫大康發表了《丟掉幻想,迎接一場持久、艱苦的戰斗》的主題演講。
莫大康表示,在當今貿易戰,新冠疫情之外,產業推動力開始出現變革。隨著過去移動通信驅動力的飽和,如今正在迎來圍繞 AI、5G、云計算等技術的新的推動力。
求是緣半導體聯盟顧問莫大康
目前全球正處于 5G、AI、云計算、量子計算等新興技術的轉折點,而半導體是這些技術發展的基礎。在此背景下,中國半導體業動了美國的利益奶酪,美國開始不顧一切力量來封殺中國半導體產業。
對此,莫大康強調,要警惕美國的“軟刀子”,由于美方全方位掌控打壓節奏,預計這場“博弈”是持久及艱難的,這也是現階段美國采用的主要策略。因此,任何時候都要用國產化突破作為“敲門磚”,讓中國半導體產業“腰板”挺起來。
那么中國半導體產業要如何發展?莫大康認為,要集中優勢兵力,有計劃地分輕重緩急,以質優先。首先突破依國產設備與材料為主體的 8 英寸生產線,解決中、低端產品的國產化,但是這個國產化比例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重視產品的質量。之后再進入 12 英寸的設備與材料。
國產化的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這場貿易戰的時間尺寸長度,因此可能要跳出常規思維與方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盡可能的多爭取時間,給予中國半導體供應鏈更多時間重塑和攻克難題
但是面對困境,國內產業也要做好迎接一場持久、艱苦戰斗的準備,美方依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及 EDA 工具與 IP 等來“卡脖子”,必須正面去迎接它,無法躲避。
“從理論上中國半導體業可以再另搞一套,實現 100%國產化,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連美國也做不到,必須更加全面的倡導全球化協同。
因此國產化不是目的,是個過程,顯示雙方實力的比拼,唯有國產化的成功,西方才可能放松出口管控,產業才有希望。”莫大康總結道。
分會場內容概覽
30 日下午,求是緣半導體產業 2020 峰會暨求是緣半導體聯盟 2020 年會——大變局時代的風險與機遇(上)、GPU 前沿技術及應用專場、人工智能前沿應用專場、“芯資態”專場——人工智能項目路演、“芯資態”專場——投融資項目交流會等五大分會場也同步進行。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正宇、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燈具事業部總經理祁豐、上海新安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衛麗、華登國際投資集團合伙人王林圍繞“大變局時代的風險與機遇”,對模擬芯片設計公司、集成電路 CMP 材料國產化、半導體投資等主題進行了分享。
北京蔚領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COO 李鑫、Imagination 中國區戰略市場與生態高級總監時昕、西安芯瞳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飛圍繞“GPU 前沿技術及應用”,從云游戲、國有 GPU 核心技術、GPU 軟件生態方面做了主題報告。
創新奇智資深 AI 專家尹桂盛、小視科技副總裁段偉芝、洛客云智能 CEO 苗奘、Airdoc 高級副總裁陳羽中等圍繞“人工智能前沿應用”,帶來了人工智能在工業和制造業的商業化落地實踐、智慧社區數字化管理、AI 設計、眼科領域的應用、智能 RPA 等領域的精彩分享。
此外,6 個人工智能項目進行了路演展示,8 個單位的 9 個投融資項目進行了交流對接。晚上,“領軍之夜”企業家交流會 300 位企業家參與,大家共商“芯”事,各話“芯”情。
31 日下午,分會場六:求是緣半導體產業 2020 峰會暨求是緣半導體聯盟 2020 年會——大變局時代的風險與機遇(下)進行,嘉賓們圍繞進行了主題分享。杰為科技總經理葉文君做了“半導體裝備零部件研發驗證及制造中心”的分享。南京原磊納米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鄭錦做了“南京原磊納米材料國產替代 ALD 介紹”。各位嘉賓圍繞“創業·投資·人才”,還開展了圓桌論壇的探討。與此同時,100 余人赴中車集團參觀訪問。
分論壇圖片節選
寫在最后
活動現場共有 11 家企業參展,集成電路相關領域的前沿科技、最新產品、應用方案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本次活動,高屋建瓴的探討時代變局、企業前路,引領前沿的分享技術干貨、應用實踐;有投融資和路演項目的對接交流,也蘊含企業家和與會者的合作契機;提供產品方案的展示平臺,也有身臨其境的企業參訪。兩天的活動,為大家搭建了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有利于前沿技術研討、優質項目和產業人才引入,促使產學研用融合發展,助力江北新區乃至南京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