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半導體的溫差電動勢較大因此大都用它來制作溫差發電器,它是一種新型的電子器件,無噪音、無污染、能量可高效轉換的特點,預示著一場制冷技術革命的開始,溫差發電,因為在我們的周圍有著太多的“余熱”可以利用,廢汽熱、廢水熱、廢火熱、太陽熱等等;在能源日益緊張的今天,我們溫差發電的愿望更加強烈。它的出現使任意相態的物質、任意局部環境的溫度的智能化、數字化、程序化控制,成為可能。想冷,即冷;想熱,即熱。溫度的控制,對于我們隨心所欲。
溫差發電器,是一種靜態的固體器件,沒有轉動部件,體積小、壽命長,工作時無噪聲,而且無須維護,成為空間電源研發的熱點,大大刺激了溫差電技術的發展。
溫差發電原理
溫差熱發電技術是一種利用高、低溫熱源之間的溫差,采用低沸點工作流體作為循環工質,在朗肯循環( Rankine Cycle,RC) 基礎上,用高溫熱源加熱并蒸發循環工質產生的蒸汽推動透平發電的技術,其主要組件包括蒸發器、冷凝器、渦輪機以及工作流體泵。
通過高溫熱源加熱蒸發器內的工作流體并使其蒸發,蒸發后的工作流體在渦輪機內絕熱膨脹,推動渦輪機的葉片而達到發電的目的,發電后的工作流體被導入冷凝器,并將其熱量傳給低溫熱源,因而冷卻并再恢復成液體,然后經循環泵送入蒸發器,形成一個循環。
溫差發電是基于帕爾貼效應制作而成的一種固態元件。
這種元件的反向應用一般作為制冷片使用。車載冰箱、制冷飲水機、部分電腦CPU散熱器等都可以見到其應用。這種效應為帕爾貼效應的逆效應,稱為塞貝克效應。
由于不同金屬具有不同的電子密度,當這兩種金屬互相接觸時,接觸點的位置就會有電子的流動,電子會由密度高的一端流向密度低的一端。電子的擴散速度與溫度成正比,所以只要保持兩種金屬的溫度差,就能保持電子的流動,在金屬兩端就會形成電位差。
這種效應所形成的電壓很小,通常只有毫負甚至微負級別,其能夠輸出電流也比較小。由兩段金屬作為一個單元,通過多個單元的串并聯,即可增大其輸出電壓和電流。
由于溫差發電的效率問題,能夠達到手機充電所需的電壓和電流,需要足夠的溫差。人體一端的問題相對固定,另一端的溫度要高于或低于人體端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