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通信領域知名市場調研機構LightCounting發布最新一期的市場報告。LightCounting指出,過去20年,光器件和模塊行業提供了一個典型的案例,說明全球化如何能在短短10年或20年內從根本上改變一個市場。
這一切都要從2001年說起,這一年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西方供應商開始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中國。而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滅,2001-2003年,用于電信業的光器件需求急劇下降,導致需求過剩,價格暴跌。因而將生產轉移到中國是供應商降低成本和維持生計的最佳選擇。
隨后不久,中國的本地企業很快就從西方公司那里學習并開始復制光器件和模塊的制造。到2010年,中國光器件供應商的銷售額超過5億美元,到2018年增長至30億美元,在2019年略有下降,如下圖所示。
▲ 圖:中國十大和非中國七大光器件供應商銷售額
與此同時,LightCounting認為,去年中國供應商銷售額的下降與美國對中國制造的產品加征關稅無關。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旭創等企業對主要云服務公司的銷售下降,這部分云服務公司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減少了對高速以太網光模塊的采購。
另外,LightCounting指出,美國的高速以太網光模塊供應商在2019年也受到了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不過,在波長選擇開關(WSS)的強勁需求下,排名前七位的非中國光器件供應商的總收入在2019年增長了3%。據了解,WSS是目前尚未由中國獨資公司生產的少數產品之一。此外,對用于光放大器的泵浦激光器的強勁需求,也幫助支撐了2017-2019年II-VI和Lumentum的業務。
除了高速光器件市場需求復蘇之外,由于支持中國5G部署所需的前傳光器件需求非常強勁,多家中國供應商預計將在2020年報告創紀錄的收入。另外,隨著WSS模塊、放大器和泵浦激光器的需求開始放緩,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到2020年,中國供應商的收入將占到整個市場的50%以上。
直到2018年,Finisar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光模塊供應商,2019年可能仍將保持第一的位置(目前,Finisar已被II-VI收購),不過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旭創可能會在2020年占據第一的位置。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那么一個由Finisar統治的時代即將終結。與此同時,也將首次出現5家中國公司同時進入全球前十。LightCounting表示,華工正源和新易盛將在2020年創下前傳光模塊的銷售紀錄,并首次進入前十名。光迅和海信寬帶也將在2020年取得不錯的成績,并保持較高的排名。
LightCounting指出,該排名是基于光模塊的銷量,不包括占II-VI和Lumentum大部分收入的WSS模塊和其他產品。
另外,LightCounting表示,隨著思科即將收購Acacia,博通與Avago光模塊業務的重組以及英特爾在100GbE光模塊市場的成功,II-VI和Lumentum將成為前十大名單中僅有的兩家西方光器件供應商。Broadcom,Cisco和Intel能夠在研發上投入海量的資金,這比前十名中所有其他供應商的總和還多。另外,華為開始在內部生產更多的光器件。Ciena,烽火,Infinera和中興還計劃在內部制造相干的DWDM模塊。這將導致一個非常擁擠市場競爭加劇。
25年前,光通信的大部分組件是由網絡設備供應商生產的,包括阿爾卡特、朗訊、馬可尼、北電和其他一些公司。這些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末就停止生產光器件,但現似乎又將“回到”系統設備商和ASIC廠商手中。LightCounting表示,高速光通信技術已經成為交換機,路由器和傳輸設備創新中最重要的技術,這就是為什么這些產品的領先供應商將光器件引入內部的原因。不過,還有大量的市場空間留給光模塊和其他組件的供應商,以實現真正的大批量和低成本應用。這就是中國供應商可能會引領行業發展的領域,我們將在2020年看到更多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