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銳龍處理器在去年的7nm Zen2架構上終于實現了趕超,在工藝及性能上都有優勢,這是過去幾十年來都很少見的。不過對Intel來說,官方對友商的競爭似乎輕描淡寫,認為CPU份額下降是他們產能不足引起的。
Intel CFO首席財務官George Davis日前參加了摩根斯坦利的TMT大會,談到了很多問題。
在他看來,Intel的CPU份額下滑主要原因跟他們自己有關,是由于產能不足導致的,尤其是在核心較少的低端市場上,因為Intel應對產能不足的一個策略就是優先保證高端酷睿/至強產品,奔騰、賽揚等低端CPU是最缺貨的。
George Davis表示Intel今年內就會解決產能不足的問題,奪回之前失去的低端CPU市場——按照Intel之前的說法,他們的產能已經增加了25%,特別是緊缺的14nm工藝。
對于CPU市場,George Davis表態Intel無懼競爭壓力,一方面是因為多年來Intel已經形成了足夠的消費者忠誠度,穩定性不是那么容易動搖的。
其次,即便CPU性能上不如友商產品,那還要考慮整個平臺的優勢,比如支持某種特定的存儲器或者特別的優化指令集,估計Intel指的是指傲騰以及AVX512及DL Boost AI加速指令等自家才有的優勢。
此外,George Davis還談到了未來的工藝發展,現在10nm產能正在加速,這是Intel恢復制程工藝領先的關鍵部分。
在未來,Intel還會在2021年推出7nm工藝,這一代工藝也非常重要,它不僅是工藝技術升級,也是在處理器性能上與友商保持平級的關鍵,而且還會是未來的5nm工藝的基礎。
作者:憲瑞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