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華為
11月20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稱,已開始批準一些美國公司向華為恢復供貨的申請。不過,目前尚不清楚發放許可的規模、允許恢復供貨的品項范圍以及是哪些公司獲得了許可。美國商務部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稱,商務部正在發布這些有限許可(narrow license),以允許有限特定的、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美國外交政策利益無顯著風險的活動。華為及其附屬公司依然保留在實體清單上。
同期,報路透社報道,兩名業內消息人士表示,美國企業周三開始接到商務部的批準通知和“拒絕意向”通知。
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和其他數十家中國公司列入商務部的實體名單。阻止華為在沒有獲得美國政府許可的情況下從谷歌和美光等公司購買美國研發的軟件。這項禁令嚴重損害了部分與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的利益。
但是在6月,總統特朗普表示將允許對該華為進行一些銷售,美國官員敦促公司申請許可證,并指出如果被申請產品立即可用且不會損害國家安全,將獲得許可證。
但直到周三以前,沒有任何申請得到回應。
特別是在東京會晤之后,特朗普主動提出要部分恢復華為供貨,而美國商務部也第一時間開始受理供貨申請。這被普遍認為是特朗普釋放積極信號。然而,即便特朗普做出了部分恢復華為供貨的承諾,但卻遲遲沒有兌現。
值得一提的是,美商務部于5月22日、8月19日和11月18日,先后數次宣布延后施行“實體清單”,時間均為90天。
受美國禁令影響,如今的華為正在大力拓展本土產業鏈客戶。本周一,華為董事長梁華對外媒表示,無論特朗普政府是否允許美企持續與華為做生意,對華為影響不大,因為華為產品可以在不依賴美國零組件與芯片之下發貨。梁華還警告,如果華為無法與美企開展業務,美企將會是輸家。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