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Ovum的最新研究報告稱,按照年收入計算,華為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無線接入網絡設備供應商。該公司也在新移動技術的發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Ovum服務提供商技術研究負責人Daryl Schoolar表示,華為對移動網絡的影響意味著,當該公司分享其對行業的看法時,移動運營商和其設備競爭對手都需要關注。華為年度分析師大會HAS會議是華為最愿意透露其對市場看法的活動之一。以下是Ovum觀察到的華為最近在其HAS 2019會議上分享的一些關于移動網絡未來的觀點。
5G要比任何其他移動技術都要來得更快,但LTE仍是移動網絡的支柱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在其主題演講中強調,相較前幾代移動技術,5G會被更快采用。用于支持這一點的指標包括4G與5G芯片數量、已部署的基站數量以及相似時間范圍內的可用手機數量。他還表示,華為預期三年內5G用戶數將達到5億,而達到同樣的用戶數,4G花費了5年,3G則用了10年。
當然,最后一個指標是基于幾個假設,包括5G智能手機普及率,而這取決于價格點、消費者認為5G增強移動寬帶有足夠的價值支持其購買5G終端設備、以及5G網絡的覆蓋情況等因素。小規模的部署僅夠運營商聲稱其已經擁有商用5G網絡,但并不足以吸引用戶。
華為雖然對5G未來的成功持積極態度,但表示其大部分RAN收入仍將繼續依賴于LTE。對于更好覆蓋范圍和容量的需求,推動了LTE投資。該供應商認為,到2025年LTE流量將增加10倍。
大會其他亮點包括:
華為并不支持開放式RAN計劃,因為它認為開放式RAN會增加網絡所有權的總成本,并降低網絡效率。華為將能耗作為ORAN損害網絡效率的一個例子。
華為專注于網絡所有權的總成本,并正在努力通過更小、更高效的網絡設備來改進這一點,同時在部署新站點時推動更好的標準和實踐。華為通過其Open Site倡議來推動后者。
華為繼續致力于通過其WTTx(固定無線接入)解決方案來提高全球互聯網連接性。華為還認為,在現有固定基礎設施需要升級的已聯網市場,這可能是一個解決方案。此外,由于使用了TDD頻段和更新的天線技術,WTTx可以直接與光纖進行競爭。作為讓運營商更多考慮固定無線接入的舉措的一部分,華為已經開始在WTTx中使用Wireless Fiber這一術語。Ovum認為,華為需要小心,不要用這個額外的品牌令運營商感到混淆,因為運營商可能認為WTTx和無線光纖之間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