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無人機的用途已十分多元,能夠拍攝照片、協助偵測瓦斯管線,之后可能還能夠用于居家安全以及運送包裹,而英特爾無人機團隊負責人Anil Nanduri認為,在未來5年,將會出現飛天車,并在10年內出現可以接送民眾上下班的飛天出租車,這樣的空中交通工具將能夠解決在地面通行時遇到的交通困難。
根據《CNET》的最新采訪,Nanduri認為在接下來幾年,人們對于飛天車的態度將會由驚奇轉變為接受。因為交通只會變得越來擁擠,而人們希望可以立即享樂,利用外送的功能拿到任何東西。
億航智能、Uber等公司也在為此目標努力,其中Uber預計要在2023年推出飛天出租車,不過在安全、技術以及社會接受度上都面臨到許多挑戰。
那么要怎么整合這些功能,又該如何制定法規?Nanduri認為,一旦這項服務推出,法規也會因此而快速誕生。至于要如何成功推出飛天車,Nanduri表示,這是業界必須要面對的課題。業界必須要接受可能會有意外發生,并且確定科技進步后能解決這些問題。雖然事件發生會使推出飛天車的時間延后,但是這是市場的痛點,所以他相信未來最終還是能夠跨越阻礙,推出這項服務。
他認為,美國1年有4萬人死于車禍,但人們還是可以接受,并繼續開車。且開車可能會使人困在車陣里長達2小時,飛天車將有機會讓人們縮短通行時間,所以人們也會說服自己適應。一旦飛天車出現,好處遠遠多于壞處。還能夠將塞車所花的時間省下來看一部電影,或是回家陪陪家人。隨著時間過去,人們會越來越習慣飛天車的存在。
Nanduri認為飛天車的續航力是最大的挑戰,如果仔細觀察多旋翼機(multirotor)的系統,會發現不論是規模或是大小的差異,每臺機器都能夠有30到45分鐘的續航力。而大一點的無人機可以放更多的電池,重量也會比較重,因此才會有混合的電動垂直升降系統(EVTOL system)出現,也可以學習傾轉旋翼機的設計,飛行方式會更像傳統的飛機,但是能夠垂直起降。這些創新技術都十分有挑戰性,但將能夠增加續航時間。
至于無人機可能會造成的噪音問題,Nanduri認為就需要靠社會認知來推動這件事的接受度,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都市更需要注意,但事實上,也許并不會像民眾想的一樣大聲,可能是聲音的頻率造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