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夏普正式發布的公告也證實了這一消息,夏普確實要剝離一些業務,以子公司的形式獨立運營。而分拆的業務包括兩部分——電子設備事業部(包含半導體業務)和激光事業部,它們將分別獨立成為夏普的全資子公司,這個計劃的生效時間為2019年4月1日。
據《日經新聞》12月21日下午報道,鴻海集團控股子公司夏普將在中國投資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11億元)建晶圓廠。隨后在12月21日晚間,《日經新聞》再次報道稱,富士康正與中國珠海市政府談判,擬投資約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0億元)在珠海建立一座芯片工廠。
而此前外界早已傳聞鴻海集團將在國內建造兩座12吋晶圓廠,而富士康和夏普也都是鴻海的控股子公司。所以,這兩則新聞業被認為是對于此前傳聞的佐證。
另外外界認為,富士康此前并未有芯片制造經驗,夏普是鴻海子公司中唯一有芯片制造經驗的企業,所以富士康會與夏普進行合作,聯合研發。不過12月25日上午,據彭博社報道,夏普否認計劃與鴻海合資建90億美元工廠。
不過,夏普并未否認此前傳出的“夏普將在中國投資1萬億日元建晶圓廠”的傳聞。另外,富士康目前也并未對“投資90億美元在珠海建晶圓廠”的消息進行否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16日,珠海市政府和富士康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半導體設計服務、半導體設備及芯片設計等方面開展合作。富士康將面向工業互聯網、8K+5G、AI等新世代高性能芯片的應用需求,與珠海市在半導體領域戰略合作,推動珠海成為半導體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12月26日,《日經新聞》再度爆料稱,夏普計劃在明年春季前后分拆半導體相關業務,尋求芯片事業接收外部投資的靈活性和能力,廣島福山工廠約1300名員工將轉移到新公司,意味著方便包括鴻海在內的其他公司進行更多合作。
隨后,夏普正式發布的公告也證實了這一消息,夏普確實要剝離一些業務,以子公司的形式獨立運營。而分拆的業務包括兩部分——電子設備事業部(包含半導體業務)和激光事業部,它們將分別獨立成為夏普的全資子公司,這個計劃的生效時間為2019年4月1日。
其實早在9月,夏普已經在中國進行了架構調整,比如暫停了夏普手機的中國業務,電視業務重新聚焦高端策略。如今日本的業務也面臨重整。
為了承接分拆出來的兩大業務,夏普將在2019年1月設立兩家新公司,一家名為SFC(夏普福山半導體公司),負責半導體和半導體應用器件/模塊業務、光電器件業務、高頻器件和高頻波應用模塊業務;另一家名為SFL(夏普福山激光公司),負責激光和激光應用設備/模塊業務。
其中,夏普半導體業務在2017年的營收為735億日元(約45.84億元人民幣),激光業務的營收為129億日元(約8.05億元人民幣)。
在夏普方面看來,這次轉型依舊是圍繞富士康8K和AIoT事業,新成立的子公司有助于建立一個更自主的業務系統。雖然夏普方面目前否認與富士康合作在珠海建芯片工廠的信息,但是未來如何配合富士康拓展半導體業務依舊是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