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從一家小公司經歷 30 余年的發展到如今已經是移動通信行業領頭羊,與此同時,高通一直以來在5G領域有著領先的專利技術優勢。取得這樣的成就,其商業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也正是這獨一無二商業模式,更容易遭受攻擊。有人說,高通是3G、4G時代的通信業霸主之一,然而縱觀高通在運營商、芯片、終端等不同生態鏈中的表現,高通都是一個兢兢業業的參與者。始終在產業鏈中扮演著“賦能者和使能者”的角色。實際上,也正是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幫助了很多合作伙伴開拓市場并獲得成功。在所有人都試圖建立一個欣欣向榮的生態平臺并打開上帝模式的今天,高通依然堅定分享技術,合作共贏的理念,永遠只做技術的提供者。
一部手機集成了成千上萬項專利,其中很多基礎專利都是由高通開創的。從 2007 開始,高通就已經是全球最大無線半導體供應商,并且至今一直保持著這個地位。這是因為高通初創之時就立足提供高質量的通信,堅持做研發創新。從CDMA移動通信技術開始就堅持“大手筆”投入技術創新,每年把20%的稅前收入投入研發,截至目前在技術研發領域的投入已經超過了 470 億美元。經過多年累積,高通成了無線通信領域擁有核心專利技術最多的企業。
實際上,在高通專利授權的商業模式中,手機廠商負責打造自己的生態系統、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增添強大的功能等,而高通則承擔了核心技術的研發風險和成本。高通表示,向手機廠商提供芯片,只是高通價值鏈的一部分,當高通把技術授權提供給手機廠家時,他們有權利選擇來自任何廠家的芯片。高通不僅幫助手機廠商,其實也幫助了整個產業生態鏈,包括所有與高通競爭的芯片廠家。這是一種不同于很多公司專利使用方式的商業模式,并且是不限制競爭對手使用。通常情況下,申請專利的目的通常是自己全面覆蓋專利,但是高通的模式,卻是將自己的專利技術分享給產業參與者,包括競爭對手。在于運營商、終端廠商、標準組織、通信制造商、代工廠等產生交集時,高通始終選擇“合作賦能”作為唯一觸點。永遠只做技術上的合伙人和賦能者。
近幾年,我國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等都為外資企業提供了絕佳的投資機遇。高通也積極同地方政府、企業開展各方面的合作。自進入中國以來,高通始終堅持“植根中國、分享智慧、成就創新”的發展理念,不僅在5G、物聯網等前沿技術上與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分享,同時積極推動中國企業轉型升級、走向海外,借勢中國的政策東風實現與中國合作伙伴的共同發展。
2016 年 5 月,高通(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落戶貴州貴安新區,以推動大數據和物聯網的創新發展; 2016 年 10 月,擁有“頂級配置”的高通深圳創新中心正式開業,致力于助力本土企業持續創新,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2017 年 2 月,高通宣布攜手中興通訊和中國移動合作開展基于5G新空口(5G NR)規范的互操作性測試和 OTA外場試驗,以推動無線生態系統實現5G新空口技術的大規模快速驗證和商用。 2017 年 9 月,高通宣布成立“南京軟件谷·美國高通聯合創新中心”,以加速南京市以及江蘇省內的企業在智能終端和物聯網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并且創新實驗室配備先進的測試儀器,以物聯網和 5G 方向為主 ,為符合條件的雙創企業提供技術評估、初期研發指導及系統兼容性測試,使企業可以了解 Qualcomm 引領的全球前沿的無線科技,在提高研發及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拓寬思路,從而加快自身在智能終端及物聯網各相關行業應用領域的發展。依托軟件谷良好的產業基礎和集聚優勢,聯合創新中心將充分發揮各方優勢,這對推進軟件谷智能制造、下一代網絡、VR/AR、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創新突破和產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此外, 2017 年 10 月,高通宣布攜手重慶成立“智能網聯汽車協同創新實驗室”和“重慶經開區?美國高通智能物聯網聯合創新中心”,促進重慶智能網聯汽車及物聯網產業的創新發展。為推動5G在中國的商用,高通還聯合中國電信在雄安建設5G創新示范網,通過與本地創新合作伙伴合作,進一步深化其植根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免責聲明:本文為廠商推廣稿件,企業發布本文的目的在于推廣其產品或服務,站長之家發布此文僅為傳遞信息,不代表站長之家贊同其觀點,不對對內容真實性負責,僅供用戶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使用等行為的建議。請讀者使用之前核實真實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任何后果均由讀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