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公布第三季財報并召開法人說明會。從財務來看各項營業指標總體相比營收創上市以來新低的二季度有所上漲,但同期相比有所下滑,且智能手機的 業務在營收中占比進一步縮小。聯席首席運營官蔡力行在法說會上稱,智能手機業務在本季度進入了產品轉換期,同時加大5G投入為2020年商用做準備。
具體財務數據上,第三季度合并營業收入環比增長9.6%,同比下滑18.8%,合并凈利潤為新臺幣50.6億,環比增長 129%,同比下滑35.4%,合并凈利率環比增長4.2%,同比下滑2%。不同的是,營業毛利率同比增加1.2%并維持在34.4%。行業諸多分析師認 為,40-45%是芯片設計公司的正常毛利水平。
從各個產品線的進展來看,在行動運算平臺方面,包括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在本季營收占比35-40%,智能手機芯片占營收比例一直在下降,從本季起進入產品轉換期。
聯發科無線通信事業部總經理李宗霖曾對經濟觀察報稱,聯發科曾幫助很多中小手機廠商,但是它們正在這兩年的競爭中推出市場,這一 兩年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品牌集中度大幅上升,因而聯發科也面臨客戶結構的調整。方向一是國內品牌作為大客戶,第二,對于致力于海外市場的中小手機品牌, 作為小客戶。
對于5G,公司稱將在研發上持續投資5G關鍵技術,5G對聯發科是一個跨平臺機會,應用比4Gg更廣,從手機、物聯網、到汽車都有機會,近期和華為共同完成了5G平臺測試,為了2020年商用做準備。
對于聯發科的成長性產品,包括物聯網、電源管理等,在營收中占比27-32%,蔡立行稱,受益于物聯網、wifi以及人工智能的 語音處理需求,這類業務有了不錯的表現,預計全年的成長幅度有望超過3成。公司稱,目前人工智能和語音處理在歐美正帶領風潮,語音處理功能應用到電視、智 能家庭平臺等。
對于新興業務尤其人工智能業務的看法,李宗霖曾稱,相對于手機業務,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業務的路線并不清晰,但可以肯定的是,聯發科要努力成為一個“AI friendly”的芯片平臺,讓如何配合智能手機以及其他智能產品,幫助他們開發人工智能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