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今日召開法說會并公布第三季度財報表現,第三季度單季每股賺3.26元(新臺幣,下同)較第二季度逾翻倍成長,毛利率也成長至36.4%,表現優于法人預期。同時,聯發科預計明年第一季度將發布兩款具備VPU的P系列新品,2019年下半年將導入7nm制程。
財報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聯發科合并營收為636.51億元、季增9.6%、年減18.8%,毛利率為36.4%、季增1.4個百分點,接近原預期高標準,稅后純益為50.61億元、季增1.29倍,但相較去年同期仍減少35.4%,EPS為3.26元,表現優于法人圈預期。
展望第四季度,聯發科預估營收在592億~643億元之間,季減7%或季增1%,毛利率預估在36%正負1.5%,第4季度移動運算平臺包括手機和平板電腦估1.1億~1.2億套。第4季新產品占營收的比例在15~20%。
聯發科共同執行長蔡力行表示,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營收占比在35%~40%,智能手機第三季度進入產品轉換期,預計第四季度的占比會繼續提高。在成長型產品方面,包括有物聯網、電源管理芯片及特殊應用芯片等產品,第三季度營收占比在27%~32%。
對于聯發科新一代產品P23,蔡力行指出,P23支持雙VoLTE,通過北美運營商的認證支持,進入主流及入門級全系列產品,目前客戶反映良好。目前P23已實現小批量出貨,預計Q4將持續放量,而為印度等新興市場設計的全新MT6739,支持雙鏡頭、18:9的無邊框屏幕設計,即將于第四季度開始小批量出貨。
在下一代5G技術的發展上,聯發科將持續加大投資5G。蔡力行表示,5G對聯發科這個擁有多平臺產品的公司來說是一個跨平臺的機會,未來從手機、IoT到汽車電子會應用更廣,近期與華為率先在北京懷柔5G測試外場完成eMBB(連續廣覆蓋場景)與UDN(低頻熱點高容量場景)下的5G新空口IODT(互操作性開發測試),為2020年做準備。
由于不少芯片廠搶進人工智能,多采用10納米制程,目前聯發科仍以12納米為主。蔡力行表示,12納米是非常好和成熟的技術,下一步將直接挺進7納米制程,在與晶圓代工廠積極合作中,產品最快要2019年下半年才能看到。在Modem方面,蔡力行強調在技術上聯發科可實現Cat 16,只是在終端產品的市場接受方面還在做衡量。
此外,聯發科副總經理暨營運長陳冠州將于今年12月1日升任聯發科總經理,原副董事長暨總經理謝清江將卸除總經理一職,專心在集團總經理及副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