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谷歌已挖來蘋果的芯片核心架構師Manu Gulati,負責領導谷歌的SoC團隊,有人認為這是它打算開發自己的智能手機SOC。筆者認為這種猜測是錯誤的,谷歌更可能是意在為自動駕駛、穿戴設備等新興領域開發自主芯片。
谷歌無必要開發自己的手機芯片
智能手機市場已高度成熟,在這個時候開發自己的手機芯片并無太多意義。谷歌開發自己的Pixel智能手機也并非意在與智能手機企業搶奪市場份額,而是為了增強對Android系統的控制權,避免Android進一步碎片化,影響用戶對Android系統的體驗,因此Pixel智能手機定價異常昂貴。
開發一個手機芯片難度實在太高。蘋果開發自己的A系處理器是通過收購P.A.semi開始的,而P.A.semi公司創立于2003年,到2008年被蘋果收購,2010年推出第一款處理器A4,不過時至今日依然未能推出自己的基帶,可見開發手機芯片的難度,在這樣的情況下谷歌更無必要投入資源開發手機芯片。
自動駕駛、穿戴設備等需要自己的芯片
谷歌正將大量資源投入開發自動駕駛和穿戴設備。據了解,在互聯網企業當中,谷歌較早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當前已成立一家獨立公司Waymo負責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在調研對當今主要的17家發展L4級別及以上的自動駕駛公司進行了一次綜合評估后認為谷歌的Waymo位居第一,可見它已在該領域占據了巨大的優勢。
谷歌針對穿戴設備市場推出了自己的Android Wear系統,希望如在智能手機市場一樣讓全球的穿戴設備硬件企業采用該系統,不過由于該系統沒有如Android一樣采取開放策略,而未能取得預期般的成功,當前在智能穿戴設備市場居于前列的蘋果當然是采用自家的iOS系統,而Android第一大手機品牌三星則采用自己的Tizen系統,中國第一大穿戴設備企業小米同樣沒有采用Android wear,而采用Android wear系統的華為和聯想市場表現不佳。
在VR/AR領域,谷歌在今年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宣布正在研發Daydream VR一體機頭顯,并正在與高通合作研發可支持 Daydream平臺的參考設計方案,對于AR的Tango項目也在進行中并推出了VPS(Visual Positioning Service,可視定位服務)技術。
對于這些新興領域,谷歌更需要開發自己的定制芯片。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已應用于自家特斯拉汽車的Autopilot 2.0采用了定制化的SOC和獨立的GPU,谷歌如果開發自己的定制化芯片有助于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自動駕駛軟件優勢;在穿戴設備、VR/AR領域,當前高通開發的芯片在GPU性能方面存在不足,而AMD的CPU和GPU功耗過高、NVIDIA僅有自己的GPU同樣存在針對性不足的問題,也正是因為NVIDIA的GPU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不足導致谷歌專門針對該領域開發TPU芯片,當然有了一定經驗的谷歌開發自己的定制化芯片針對這些新興領域也就是順利成章的事情。
谷歌針對新興領域開發自主芯片恰到時候
自動駕駛領域當前已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除了互聯網企業在積極投入外,傳統汽車企業寶馬、奔馳等也在積極投入,不過普遍認為這項技術真正成熟要到2020年左右。
VR領域去年曾引發投資熱潮,人們甚至認為去年是VR元年,不過結果VR的出貨量并沒達到預期;AR領域則剛剛開始進入大規模投入期;智能手表等穿戴設備在蘋果推出的Apple Watch帶動下也引發了一次高潮,不過去年同樣出現遇冷的跡象,不過這些新興領域普遍被認為前景廣闊,只是受限于當前硬件方面尚未能真正滿足人們的需求而暫時遭受冷待而已。
谷歌的SOC團隊已運行多年,如今迎來擁有豐富經驗的芯片核心架構師ManuGulati,代表著它將加大對該部門的投入,將有可能趕在2020年左右拿出自己的芯片,可以趕上這些新興領域真正爆發的時候,推動它迅速在這些領域占據優勢。
其實谷歌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互聯網企業,一直都對新興領域投入大量資源,2016年其研發投入位居全球第四、美國專利授權量排名第五均可以看出來,因此筆者認為它這次挖來蘋果的芯片核心架構師應該是意在新興領域而不是智能手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