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總投資額高達2600億元的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暨新IT投資與研發總部項目正式宣布落戶南京。此前,紫光已與成都合作,投資2000億元打造紫光IC國際城項目,另在武漢投資197億元持有長江存儲51.04%股權。上述“大動作”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被認為是構建完整產業鏈所必需的產能擴張,其中還可能將誕生世界級的廠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本輪半導體產業的“繁榮”更多是由地方政府與企業聯手催生的。據一家集成電路企業的高管統計,自2015年起,國內宣布新建或計劃建設的8英寸、12英寸晶圓生產線合計超過35條。這些在建、新建項目的投資額將近萬億,五年后,預計國內12英寸晶圓產能或將超過100萬片/月,可能帶來新一輪的產能過剩。
這其中,一些地方政府只重眼前業績,無序上馬大項目,不僅無益于產業發展,反而導致產業資源和資本的浪費。而在口號式的“高舉高打”之下,我國半導體產業也招致更嚴苛的競爭,一系列國際并購和投資遇阻。
“芯”圈地投資近萬億
近日,紫光宣布與南京正式簽約,總投資額高達2600億元的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項目暨新IT投資與研發總部項目正式落戶浦口經濟開發區,這是近期紫光第三次出手布局存儲產業。此前,紫光于去年12月12日已與成都市簽署協議合作建設成都IC國際城項目,預計投資2000億元;去年12月30日,紫光聯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大基金”)等投資的國家級存儲器基地二期項目-長江存儲,在武漢東湖高新區正式動工,該項目總投資額240億美元。
半導體產業投資火熱,在長江存儲宣布開工的同一天,投資387億元的上海華力微電子二期也宣布開工。在業內人士看來,本輪國內半導體產能擴張是內、外因素疊加所致。
首先,半導體產業持續增長的需求和產能不足,使代工廠大刀闊斧地擴產。多家半導體分析機構預測,未來三年,半導體將全面轉向“平穩增長”,預計到2020年,半導體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美元。其中,部分8英寸產品的價格還可能將不降反升。
以國內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為例,其在2016年度下半年宣布新建三條生產線:2016年10月宣布,斥資675億元新建中芯上海新12英寸生產線,斥資15億美元擴充中芯天津8英寸生產線;11月,宣布啟動中芯深圳12英寸生產線項目。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要發展半導體產業,必須構建完整的產業鏈,本輪半導體制造業的產能擴張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其中可能將誕生世界級的廠商。
但另一方面,本輪半導體制造業的“繁榮”更多是由地方政府與企業聯手催生的。某集成電路公司的一位高管告訴記者,從2015年起,國內宣布新建或計劃建設的集成電路8英寸、12英寸生產線合計超過35條,除了中芯國際上海、上海華力微電子二期、長江存儲等新建項目外,更多的是二、三線城市地方政府與企業合資的項目,如合肥晶合、廈門聯電、福建晉華、淮安德科瑪、淮安時代全芯、重慶萬國半導體(AOS)、大連宇宙半導體等。有業內人士預計,2017年可能還會有三線甚至四線的城市上馬8英寸項目。
在資深業內人士看來,如果所有項目均能如期開展,其投資規模已近萬億,五年后,國內12英寸晶圓產能或將超過100萬片/月,可能造成新一輪的產能過剩。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已建成12英寸晶圓廠11座,月產能約35萬片。
產業擴張還需“有序”
自2014年起,《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綱要》等重磅扶持政策陸續出臺,規模超過1300億元的“大基金”也帶動了數倍的地方集成電路基金投入到產業擴張之中,國內半導體產業掀起新一波發展高潮。
但各地項目的“大干快上”也使半導體產業的未來喜憂參半。在一位長期從事半導體制造的業內人士看來,地方政府熱衷于聯合企業加碼生產線,更多是基于短期“業績”的需求,這樣的“一窩蜂”會使項目水平參差不齊,后期失敗的可能性也很高,不僅無益于產業發展,導致產業資源和資本的浪費,還可能演變成“產能過剩”。“據我所知,某地力推的12英寸項目的團隊已數次內訌,項目選址也是三易其地,這樣的項目前景如何,已不可預料了。”
“產業最終是裝備和材料的競爭,不解決上游的短板,投資萬億建設生產線也無法帶動產業升級。”某高校微電子專業的一位教授指出,過去急功近利的發展模式,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基礎工業,在快速發展的工業背后,是緩慢發展的基礎裝備和材料,半導體領域也是如此,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而見效較慢的領域,但值得國家重視、持續投入。從全球來看,目前,在半導體設備領域,荷蘭的阿斯麥(ASML)、美國的泛林半導體(Lam Research)等控制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說到底還是要有統一的頂層規劃。”針對目前“地方上馬”亂象,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家應該做更有效的通盤產業規劃,對地方政府上馬半導體項目,引入評估和監管體系,并對地方基金加強監管。在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看來,我國半導體產業目前只有戰略而缺乏戰術,集全國之力尚且很難做好的事情,各地分散去做,更難成功。“以存儲器為例,在有了長江存儲這個國家戰略項目后,各地的存儲器項目仍是此起彼伏,依然是撒胡椒面的局面。”
更值得重視的是,口號式的“高舉高打”可能使我國半導體產業還未“長大”就招致嚴苛的競爭。近期,以美國CFIUS(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為首的機構開始加大對中資企業跨境收購的審核力度,多起海外并購已受阻或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