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DRAM 產業市況轉折相當大,歷經上半年需求不振,持續跌價的態勢,至第三季后,才在中國智能手機出貨暢旺、筆電出貨回溫下,DRAM 的平均銷售單價開始大幅上揚。展望未來,TrendForce 旗下內存儲存事業處 DRAMeXchange 預估,2017 年整體 DRAM 供給位成長將小于 20%,為歷年來最低,在需求面沒有明顯轉弱的前提下,預估全年度 DRAM 供給成長將小于需求成長,可望帶動 DRAM 價格持續攀高,維持供應商全面獲利的狀態。
位產出來自1X納米制程轉進,晶圓投片量持平
DRAMeXchange 研究協理吳雅婷表示,DRAM 產業屬寡占市場型態,各供應商在產能的擴張上皆有所節制,2017 年整體晶圓的投片量與今年相較沒有明顯成長。以供給位成長來看,主要會來自于 20 納米轉向 1X納米的顆粒增加,不過,由于 die shrink(顆粒微縮)的難度提高,2017年DRAM 產業整體的供給位成長將小于20%。
DDR4/LPDDR4正式成為市場主流
2016 下半年 20 納米已陸續成為生產主流,在新制程的推動下,最新一代產品 DDR4 及 LPDDR4 也將正式成為市場的供貨主流。目前 DDR4 在服務器端早已成為主要解決方案,但在 PC(個人電腦)部分,則由于英特爾平臺的支持時間遞延,至今年底才將成為主流解決方案。LPDDR4 部分,隨著智能手機主要芯片組(application processor)支持性提高,將在 2017 年正式取代 LPDDR3 成為主流,且在成本結構合理化的考量下,LPDDR4 的容量都會在 4GB 或以上,持續推升智能手機單機搭載容量成長。
客制化、特殊規格的產品比例將大幅增加
智能手機在近兩年面臨成長高原化的挑戰,使相關廠商都積極尋找下一個“主流產品”以求進一步市場成長。盡管無人機、機器人、物聯網等產品,或 AR/VR 等其他游戲繪圖的應用,仍處于發展初期,無法確定后續市場潛力,DRAM 供應商仍積極開發客制化產品,來順應前述多元市場與應用需求。
以繪圖用內存(Graphic DRAM)為例,供應商與 NVIDIA 協同開發的特殊規格 GDDR5X 就以超頻、速度更高為目的,且以高端繪圖卡為主要市場,期望達到產品差異化。吳雅婷指出,相關的特殊規格產品在 2017 年起比例會持續增加,為現在制程技術上處于 20 納米“齊頭式平等”的供應商帶來更高的獲利空間。
寡占市場型態下,三大 DRAM 廠與中國廠商合作意愿仍低
吳雅婷指出,由于 DRAM 產業的寡占型態已成熟,三大廠商在現況下都維持其獲利狀態,若引進新的競爭者恐怕破壞現有的市場平衡、導致嚴重的供過于求。因此,三大廠與中國廠商合作的意愿低迷,使得中國欲進軍 DRAM 產業的困難度將遠高過其他半導體產品類別,長期來看,中國進軍內存產業的門檻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