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是戰爭的產物,用來探測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飛行物,隨著科技發展,軍轉民技術推廣,雷達應用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已經覆蓋了考古、礦產資源勘查、巖土工程測試、工程質量無損檢測等領域。
2016年10月,鄭州市政部門開始應用雷達技術大范圍探測隱蔽地下的空洞,開創省內行業之先河,也顛覆了人們對雷達的傳統認知。
手推雷達檢測,淮河路疑似點加密檢測
鄭州市政處探地雷達監測項目負責人介紹,道路塌陷已經成為城市里的潛在陷阱,給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道路塌陷是地下空洞擴大的結果,而地下空洞通過肉眼也是無法發現的,存在預防難題,往往具有突發性,讓人措手不及。
“鄭州市政部門也一直在研究運用新技術手段探測道路地下空洞,以圖完善道路塌陷應急處置機制,并跳出行業范圍,放寬視野,引進其它行業成熟的技術。經過考察和實驗,探地雷達系統檢測道路地基脫空、疏松、空洞等情況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探測深度達到5~10米左右,能客觀判斷路基情況,在問題出現之前發現引起道路變形和塌陷的地下空洞、脫空、松散等缺陷異常體。”該負責人表示。
車載雷達檢測,黃郭路普查
上述負責人介紹,探地雷達通過發射高頻電磁波在地下介質傳播遇到不同介質分界面時會發生反射。根據這個原理,道路下土層和空洞內空氣是不同介質,雷達會在土質和氣體界面發生反射。探地雷達是一種無損檢測方法,具有快速、連續、分辨率高、無破損等優點。另外,探地雷達是屏蔽式,且貼地檢測,電磁波是向地下發射,對人群并沒有危害。
有關人員在現場看到,探地雷達設備和戰爭影視劇片中的雷達完全不一樣,探地雷達有車載和手推兩種,雷達天線就象幾塊小方木貼地滑行,車上有電視一樣的顯示器實時反映道路剖面圖形態。
鉆探論證,建設路疑似點鉆探
據介紹,檢測一共分三步。先用車載雷達普查進行初測;再用手推雷達加密檢測,對初測結果的疑似點進行復測;最后鉆探論證,確認病害。
據了解,鄭州市政部門計劃利用今年及明年這2年的時間,應用探地雷達技術檢測完120條主干道,道路總長度達403公里。目的是提前發現隱蔽在道路下方的空洞、松散等安全隱患,及時采取工程施工措施,預防道路塌陷事故的發生。應用高科技手段大規模探測地下空洞等隱患。
目前,鄭州市政部門正組織兩支探地雷達檢測服務機構抓緊檢測,計劃12月15日截止,完成2016年度檢測計劃,檢測道路65條,道路長度220公里,其中包括淮河路、建設路、黃郭路等路段。
根據探地雷達檢測評估報告,鄭州市政部門將對空洞、脫空和松散等病害進行開挖回填或注漿填充處理,及早消除道路地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