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已明確提出要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高性能診療設備,逐步擺脫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的局面。
目前我國國產器械總體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或地區存在10年左右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弱;研發資金投入不足;國內醫療機構購買和使用國產器械的政策扶植不足;國家工業基礎總體還稍顯薄弱等。
科技聚合和資本集中是醫療器械產業由大變強的關鍵,需要國際一流水平的科研團隊、產業龍頭和高水平項目的風險投資三方對接,才能促成高端醫療器械產生。加強與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合作,將國家科研項目應用到產業中,形成優勢互補,有效利用資源。
我國高端醫療器械發展,需打破外資巨頭壟斷局面;應高度重視“互聯網 ”思維,通過資源整合,培育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的領域,包括醫療器械+互聯網,數據處理中心+獨立軟件,臨床樣本+個性化產品等共享醫療。
大型高精尖診斷器械如CT類、磁共振MRI類、核醫學類以及血管造影機DSA類等長期被“GPS”(即GE美國通用電氣、Philips荷蘭飛利浦、Siemens德國西門子)等外資巨頭所壟斷。
跨國醫療器械企業利用市場壟斷地位,不斷抬高產品和售后服務價格。在售后市場和耗材領域,進口醫療器械年保修價格是從十幾年前占合同費用的6%飆漲到目前的近15%。
根據《中國制造2025》戰略,重點在醫用機器人、可穿戴醫療設備、移動和遠程診療設備、放射治療等領域大力推進。從宏觀層面來看,應通過制定《我國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十三五規劃》等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與政策措施,抓住前沿領域探索研究,協調各方力量加速國產醫療器械的產業創新和科技進步。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