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TCL、LG、海信等眾多彩電廠商推出的新品,無一例外都應用了量子點技術; 而在今年的CES展會上,雖然并沒有實現預期的爆發性增長,但量子點電視也延續了上一年的勢頭。
化學專家、浙江大學教授彭笑剛甚至表示,“量子點是人類至今發現的較好發光材料,量子點電致發光將是下一代顯示技術有利的競爭者?!?/p>
那么量子點到底是什么呢?
量子點是一種直徑在2-10納米的材料,受到電或光的刺激會根據其直徑發出單色光,而且顏色非常純正。作為LED電視的一種,量子點電視能擁有更廣的色域顯示和更精準的色彩控制,而且使用壽命和節能性也比普通電視更強。
不過由于技術限制,它的造價還比較昂貴。然而誰說程序員才能改變世界?化學家也能!
給金屬喂酶,就能制造量子點
上周國家科學學院期刊里,五位利哈伊大學的化學家就提出了一個制造量子點的極高性價比方法:給金屬喂一種單一酶,而后者提取于某種細菌。
我們可以看到,在LED照射下,小晶體可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作者之一Bryan?Berger表示他在偶然中聯想到了這種方法,而該發現是一名賓夕法尼亞的醫院職工在2011年提出的,表示有一種超級細菌steno能在金屬表面生長。
當時醫院的職員表示有些擔憂,因為并沒有有效的抗生素可以對付這種細菌。因此他們向Bryan Berger求助。
Berger博士經研究后發現,細菌實際上是從金屬表面吸收電荷,并吐出微晶體顆粒。雖然他不知道如何抑制細菌生長,但他想到可以用這種細菌來制造量子點。
經過實驗,研究者們發現,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并在2015年已經發表了學術文章。“作為一名工程師,這個消息讓人振奮;然而對醫學界而言,這個消息又讓人不免擔心?!?/p>
后來他們發現了一種方法:只提取細菌里起關鍵作用的酶,就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
Berger與其它研究者們已經實現以水為媒介,在室溫下制造量子點,并且可以控制晶體的大小以呈現不同的顏色。
這么快就要換電視了?
有傳聞稱,蘋果此前也曾推出量子點屏幕的iMac,但因材料對環境有毒而放棄計劃。多倫多大學的Warren Chan表示,新型的方法雖然已經解決了毒性問題,,性價比也更高,但它制造出的量子點質量比起傳統方法的還有距離。
而同時,這種量子點在醫學領域上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比如能用于標記腫瘤和疾病,還能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這一點頗受綠色能源生產商的青睞。如果在技術上能讓這些量子點的亮度提升,想必會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至于醫院方面,Berger并沒有忘記醫院的初衷,他還在尋找抑制steno在金屬表面繁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