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月份以來,LED相關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16年一季度業績預報,從幾家主營LED顯示屏業務的企業所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報告中可以發現,大部分企業業績呈現“預增”狀態,LED顯示屏行業似乎正在回暖。
在LED顯示屏企業業績回暖的帶動下,近期業內朋友圈也出現了部分封裝企業封裝器件“漲價”的聲音。深圳市思科瑞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誠在其微信朋友圈就曬出了來自木林森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木林森光顯科技有限公司進行部分產品調價的聯絡函。
除了木林森,晶臺光電、廣東信達的部分封裝器件的價格也進行了一定幅度的上調。LED封裝器件價格上調,這對行業來說確實可以看做一件新鮮事。2015年,行業持續不斷的價格戰導致封裝器件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國內封裝企業產品價格近乎腰斬,國際LED封裝大廠產品價格亦下滑超過20%。增量不增利成為行業的普遍呼聲。
上市企業業績預增加上封裝企業產品價格上調似乎表明LED顯示屏行業已經在走向回暖,但這是事實嗎?
從幾家上市企業發布的一季度預報來看,這些企業的業績確實同比2015年有了一定程度、甚至是很大程度上的改觀,但是這畢竟不能代表整個行業,而且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現在這幾家以LED顯示屏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都在不斷積極拓寬自身的盈利渠道,比如利亞德的四輪驅動戰略、聯建的“數字戶外傳媒帝國”戰略、洲明的兩翼齊飛、艾比森的“兩翼一支撐”、雷曼的“LED+體育”等,并且這些LED板塊以外的業務板塊盈利能力都在不斷增強,以聯建光電為例,2015年傳媒板塊業務收入7.42億元,幾乎占到了公司整個營收的半壁江山。因此,僅僅從一家企業的整體業績報表并不能判斷企業LED板塊營收就實現了快速增長。
另外,封裝企業產品價格上調也未必是因為下游LED顯示屏企業訂單增多引起的,因為當前封裝器件產品定價已經非常接近材料成本了,再加上一季度一些基礎材料價格出現上浮,封裝廠無力吸收這部分附加成本,就只好向下游應用轉嫁成本了。
因此,從兩方面來看,均不能得出LED顯示屏行業已經在回暖的直接結論。當然,我們都希望LED顯示屏行業能夠盡快復蘇,重新迎來一波新的增長,但我們決不能因此就向市場傳遞不正確的信號。LED顯示屏處于整個LED產業鏈的下游位置,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它的一舉一動對上游外延芯片和中游封裝環節都會產生直接而顯著的影響,特別是在當前,芯片和封裝市場競爭正趨于白熱化,一旦企業受到外界輿論的干擾,而不恰當地擴大產能,很有可能就會直接帶來企業的虧損或將整個市場引入更加惡性的價格戰當中。
因此,LED顯示屏行業是否已經在回暖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