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旗下的“醫線生機”(O2O)平臺最近上線,服務內容共涵蓋了個性化醫療、遠程醫療、醫學教育、康復管理以及醫療大數據5大板塊。該平臺旨在打破地域及空間的限制,深度整合優質的醫療資源,為患者與醫生共建線上與線下貫通、術前術中與術后融合的智慧醫療生態圈。這是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微創介入與植入醫療器械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平臺”項目今年初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后,科技創新造福百姓的又一成果。
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于1998年5月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成立,科研創新助推微創醫療成長道路上的每一步。從成立之初的幾個人的小微企業,發展到如今全球員工超過3000余人,已在全球申請1710項專利; 集團業務覆蓋十大領域,上市產品的165個產品已進入全球逾5000家醫院,平均每18秒左右,就有一個產品用于救治患者生命或改善其生活品質或用于幫助其催生新的生命。
圖為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研發工程師在實驗室工作。(扈聰攝)
如何服務企業發展,助力企業創新,始終是微創黨委思考的問題。微創醫療黨委從服務型黨組織的本質出發,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進性,通過組織“知識產權月”、“勞動競賽”等活動,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投身創新浪潮、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集團研發部為例,黨員比例超過了30%,黨員已經成為微創集團創新工作中的重要力量。
推動專利知識產權出成果。微創黨委聯合集團法務部知識產權部門每年組織“知識產權月”活動,宣傳知識產權相關知識,召開專利表彰大會,鼓勵廣大員工發揚創新精神,將創新成果實體化、成果化。據不完全統計,在微創集團所擁有或申請的2000多份專利中,有近1/2有著黨員的身影,許多黨員已經成長為所在部門、所在條線的領軍人物并取得優異成績。
推動創新勞動競賽出效益。微創黨委聯合微創工會每年組織創新勞動競賽活動,目前已連續開展五年,成為微創職工創新創造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獎項設置上,重點鼓勵“用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能耗、替代進口,且有經濟效益”的創新工作的開展。
在微創黨委引領下,集團在科研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多項產品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國家和省部級榮譽,同時在“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啟明星計劃”中涌現出多位黨員先鋒。
以創建“一個屬于患者和醫生的品牌”為己任,堅持以人為本,在以微創傷為代表的高科技醫學領域建設一個屬于患者的全球化領先醫療集團,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還帶動了介入治療方法在國內的推廣和普及,帶動智能制造、生物材料、3D打印技術等交叉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