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來,國內半導體產業并購迭創高潮。近期通富微電和紫光股份接連祭出的海外并購計劃,預示著半導體產業并購整合進入到新的2.0時代,即從國內資源的存量整合開始進入到海外購買資產的階段。
分析人士指出,半導體產業并購潮起是經濟結構轉型的大勢所趨,中國企業正在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擴張的主要力量,中國半導體產業的不斷壯大將深刻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格局。
通富微電瞄準AMD資產
通富微電10月18日晚公告稱,公司擬聯合國家產業基金等以現金方式收購AMD位于蘇州和馬來西亞檳城兩座封測工廠85%的股權,對價3.7億美元。AMD 蘇州和檳城工廠是AMD從事處理器封裝測試的資產,CPU、GPU等處理器的年封裝能力超過6000萬塊,測試能力超過8000萬塊。
據測算,兩家工廠凈利潤率水平在4%-5%左右。截至2015年6月30日,合并凈資產和負債分別為17.1億元和4.6億元,負債率 21.2%(全部經營性負債)。收購PB為1.62倍,PE為25.0(2014年)和21.8倍(預測2016年),PS為1.1倍。
中 投證券分析稱,通富微電和AMD蘇州/檳城在營收規模和盈利能力上基本相當,2014年合并營收達到7.3億美元左右(合46.2億元人民幣),全球排名 在7-8位。假設公司全額出資和50%出資兩種情境下,公司權益營收規模增加幅度分別為103%和78%,權益凈利潤增加幅度分別為51.7%和39%。
通富微電的此舉,不僅將大大加大在封裝領域的產業規模,也將影響大陸的產業格局。中投證券指出,通富微電前期與華虹宏力、華力微電子在 Bumping和FC 等領域結成戰略同盟,構成大陸先進封裝第二力量。未來大陸Foundry和先進封裝領域將形成“中芯國際長電科技”或“華虹華力+通富微電”兩大力量。
此次收購還有利于拓展通富微電的產品線。標的公司掌握并應用著 PGA、BGA、LGA等世界先進的封裝技術,終端應用領域主要為PC機和服務器的CPU、顯卡等產品。上市公司之前的產品主要應用于移動智能通訊、汽車 電子等領域,此次收購可以成功切入PC機和服務器的CPU、顯卡等芯片的封測領域。另外,標的公司的產線經過一定的改造,還可以為上市公司現有客戶和業務 提供產能彈性,與上市公司形成一定的協同效應。
海通證券認為,大基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會成為收購平臺通潤達的戰略投資者,將與上市公司共同對通潤達增資和(或)以債務 形式為通潤達提供資金支持。這次大基金在封測領域是繼支持長電科技并購星科金朋后的第二次出手。
從產值角度看,存儲器和微處理器是半導體 產業的兩大件,分別占半導體產品產值的22%和19%。發展半導體產業,存儲器和微處理器是繞不開的課題。支持通富微電收購AMD的封測資產,顯示出國家 對CPU封測技術的高度重視。不排除國內在CPU方面有其他運作的可能,與此次收購的AMD封測資產有效地結合。
今年上半年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擬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恩智浦半導體旗下射頻功率事業部——RF Power,開啟了中國半導體行業真正走出去收購海外資產的大并購之旅。結合當前的市場情況,中國半導體企業在海外并購之路上已經開始提速。
紫光再顯龍頭地位
紫光股份9月30日宣布,擬以3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40億元)取得硬盤大廠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約15%的股權,一躍成為最大股東。
根據二者簽署的協議,紫光股份旗下香港全資子公司紫光聯合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將以每股92.5美元的價格認購西部數據新發行的40814802股普通股。交易完成后,紫光股份將持有西部數據已發行在外的15%的普通股,成為后者第一大股東,并擁有一個董事會席位。
西部數據成立于1970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目前主要為全球個人電腦用戶提供完善的存儲解決方案。西部數據曾經是全球第一大硬盤生產商,但之后被希捷(Seagate)超越,不過仍然穩占全球第二大硬盤生產商的位置。
值 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透露,本次對西部數據的入股也可能成為紫光收購美國美光科技的鋪墊。今年7月份,業內就有消息傳出,紫光希望以230億美元全盤收 購美國內存生產商美光科技公司。美光科技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制造商之一,其主要產品包括DRAM、NAND閃存、NOR閃存、SSD固態硬 盤和CMOS影像傳感器。在傳出與美光并購的“緋聞”之前,紫光剛剛接盤收購了惠普中國子公司H3C(華三通信)。
230億美元的金額,如果成功,將會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海外并購。業內分析,紫光若達成對美光的收購,將直接提升在存儲領域的話語權。因為一直以來,我國在存儲領域的專利技術儲備較弱,難以與國際巨頭對抗。
據 了解,美光目前各類存儲芯片的月產能達到138萬片,估值約400多億美元。因此,紫光對美光的出價,并不算特別高。不過,當時有多位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 報記者表示,考慮到該領域涉及信息安全產業鏈中非常敏感的部分,這筆交易很可能無法獲得美國政府許可。事實讓,截至目前,該筆交易并沒有下文。
目前尚不清楚紫光和西部數據的談判和交易細節,但業內普遍認為,此次對西部數據的入股,可能是紫光對收購美光的投石問路,也有可能是后續紫光對存儲器領域布局的開始。
自 2013年7月紫光收購在美國上市的芯片設計公司展訊之后,清華紫光就開始了其在半導體行業的擴張之路。2014年7月收購銳迪科,2015年5月收購惠 普公司旗下的華三通信,再加上獲得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投資100億人民幣,紫光可以說是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國家隊先鋒,也開啟了國內新一輪半導體產業 并購的大潮。目前來看,這一趨勢仍然在不斷深化和進行。本次交易更加凸顯出紫光在國內半導體領域的龍頭地位,業內對紫光后續的資本運作持有較高的期待。
志在補齊存儲器短板
更加震撼的消息接踵而至。業內消息基本確認,現任臺灣南科總經理的高啟全即將由南科卸任,后續將轉至紫光任職。
高 啟全在臺灣地區存儲器領域擁有很高的地位,在臺灣地區有“臺灣DRAM教父”之稱。其在半導體行業經歷完整,曾任美國Fairchild電子公司工程師、 Intel研發部經理,1987年就職臺積電,1989年創辦旺宏電子,1995年受王永慶之邀進入南科擔任執行副總,2004年在英飛凌與南科注資下成 立現在的華亞科。近年來,高啟全帶領華亞科、南亞科一步步躋身臺灣DRAM雙雄,其間,成功與美光談判,化解當時兩家公司可能倒閉的危機。
分析人士指出,臺灣地區有一批在存儲器制造領域具豐富經驗的人才,而大陸地區擁有資金和市場優勢,二者有機結合或將產生良好效果。
當 前全球半導體存儲器產業呈現出技術和投資并舉的競爭態勢,具體在市場上表現為速度和效率的競爭。在半導體存儲器市場上,我國一直在核心技術上存在短板是不 爭的事實。和之前國內的半導體領域的并購專注于芯片不同,此次紫光對西部數據的入股和后續的一系列動作,意味著大陸半導體產業已經著手補齊存儲器領域的短 板。隨著本次紫光對西部數據的入股,Flash相關儲存設備也將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重心之一。
針對此次收購,研究機構DRAMeXchange指出,除了對信息與通訊設備產業本土化的強化外,本次并購的一大亮點是強勢參與到近年來高速成長的NAND Flash及SSD相關儲存設備領域。
過 去三年來,各大儲存設備與硬盤廠積極加快在Flash儲存領域的布局,并購案如火如荼進行,成交金額也水漲船高。西部數據在此領域已經砸下超過11億美 元,通過快速并購,西部數據本身所擁有的完整HDD與SSD全系列儲存解決方案更顯吸引力十足。DRAMeXchange分析師楊文得表示,除了 Flash芯片生產外,儲存設備所衍生的產品應用、系統整合、軟件/韌體/硬件、控制芯片等眾多項目是NAND Flash產業不可缺少的發展關鍵因素。在中國半導體業積極往內存領域邁進的同時,NAND Flash芯片、產品供貨商也將成為中國布局儲存裝置中的重點發展項目。因此,紫光入股西部數據的投資案極具有示范意義。
TrendForce 研究報告指出,憑借紫光集團充沛的財力及其進軍半導體的決心,即使對美光的全資收購無法達成,也不排除可能以溢價的方式收購部分美光的股權。目前該收購提 案仍在討論階段,但紫光集團旗下紫光股份前期已公告因籌劃重大事項涉及資產重組而停牌,或與收購美光一事不無關聯。
該研報指出, 對于美光而言,若能與清華紫光在股權上達成合作的共識,在當前DRAM與NAND Flash價格持續下滑的市況下,無疑將獲得資金面的保障。另一方面,美光在DRAM領域相較勁敵三星、海力士要落后,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若能與紫光合 作,將大幅提升其在中國地區的DRAM出貨量。目前中國市場對內存的消化量已經占到全球總量21.8%,閃存更是占到25%,后續提高的空間還很大。以高 啟全的背景,若能就職紫光,不排除幫助撮合與美光合作的可能性。
臺灣地區的存儲器獨立發展多年,由于缺乏核心技術,一直受制于人,其封裝代工的產業模式,在全球的產業鏈中并沒有取得強勢地位。分析人士表示,大陸地區的存儲器發展應當堅持走技術路線,方可避免走臺灣地區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