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電視顯示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三次技術革新。第一臺黑白顯像管電視1925年誕生,經過25年技術發展出現彩色顯像管電視,在經歷40年技術成長出現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在這之后30年積淀OLED電視問世。可以看出,電視顯示技術的每一次革新,都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洗禮。
OLED電視上市之前 國內早有產業布局
中國OLED產業與國外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早在OLED電視上市之前,我國已經對OLED產業有所布局,200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就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OLED產業示范基地,成立廣東省OLED產業聯盟。其中創維、TCL、康佳以及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彩虹集團、中顯公司、宏威數碼、信利集團等20余家企業、研究機構成為聯盟發起單位。另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了解,目前吉林、北京、江蘇、上海、廣東、四川等地都有OLED研發或生產基地,較為集中的有四川、江蘇和廣東等3個地方。而單就廣東一省已建、在建和籌建的OLED生產線項目就有5個之多。此外,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內上游面板制造廠商,也在積極布局OLED生產線。
不僅如此,2014年,國家出臺了OLED產業扶持政策,根據國家發改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共同發布的《關于組織實施新型平板顯示和寬帶網絡設備研發及產業化專項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我國將集中各種資源,力爭掌握下一代平板顯示技術核心技術,重點支持OLED顯示技術的發展。
創維作為國內OLED電視研發制造的先行者,2013年底率先推出OLED有機電視,時隔僅兩年時間,創維在深圳石巖生產基地開放并展示其整條OLED生產線,并宣告量產4KOLED電視。重要的是,已量產的4KOLED產品線極為豐富,不僅涵蓋55/65吋等多個尺寸段,還包含多個系列,是名副其實的全系列實現量產,準備投入市場。
OLED電視的顛覆性革新在于其所采用的材質和技術。OLED電視由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組成,能實現自發光,無需背光源,在顯示方式上與傳統液晶電視存在根本差異。OLED電視憑借材料的優勢,能夠實現超廣視角顯示,極大提升了色彩精準度和對比度。給畫面帶來更加細膩和真實的視覺感受。此外,在平面顯示技術中,OLED又具有成本低、節能環保、工藝比液晶技術簡單等特質,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消費電子產品主流發展趨勢中的“佼佼者”。
消費需求個性化 產品向多元演變
近幾年來,中國平板電視消費需求向個性化、多元化方向發展,OLED、4K超高清、曲面、超輕薄電視市場快速成長,基于高端屏顯技術創新帶來的良好用戶體驗的高品質彩電產品,將成為刺激彩電市場消費需求、推動產品更新換代的關鍵因素。創維很早便開始對OLED技術進行研發和探索,并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儲備,當國內市場普遍處于OLED產品導入期的時候,創維已經具備一定的OLED規模生產能力,率先在國內實現量產銷售OLED電視。隨著創維4KOLED電視的推出,OLED電視可謂進入技術、產品類型、良品率全面開花的階段。在OLED技術日益成熟和良品率提升的情況下,OLED價格也會逐漸親民化,相信未來OLED電視將成為彩電消費市場的主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