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在這個背景下,經濟如何實現轉型升級,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成為至關重要的命題。一直作為改革試驗田的廣東,此刻肩負為全國探路的重任。
近年來,在曾被稱為“世界工廠”的珠三角地區悄然掀起的工業企業“機器代人”大潮,正是廣東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皺C器代人”在珠三角發展現狀及前景如何,是怎樣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都面臨些什么問題?目前“機器代人”勢頭正旺的深莞佛三市,各自的狀況怎樣?社會各界又是如何看待這一“新生事物”的?都值得我們細細觀研,一一詳看。
一、大潮涌動:廣東投近萬億元推動機器代人
今年3月份,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佛山、東莞已開始大規模地實施機器換人計劃;我們歡迎全國各地研究智能機器人的研究院來廣東發展,也歡迎制造機器人的企業到廣東投資,也歡迎更多的企業使用機械手、機器人。
據了解,廣東將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強化政策支持,抓好載體建設,促進融合發展,按照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發展先進制造業、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總體產業發展思路,來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努力開創全省產業轉型升級新局面。
徐少華說,新問題要用新思維去解決。比如用工荒的問題,勞動力不夠可以找機器人。所以在廣東珠三角,特別是佛山、東莞這些城市,已經大量掀起機器換人的計劃,大量的智能機器人已經開始運用到很多生產線當中。一方面是這些企業本身的轉型,另一方面也為發展智能機器人帶來一個巨大的商機。
4月份,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報道,在廣東省宣布將投資9430億元人民幣在未來3年里推動“機器換人”計劃后,專家預計,對機器人技術的投資將達到創紀錄水平。
二、發展現狀與前景:深莞佛機器人產值近千億
根據日前發布的《2014年度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征求意見稿,2014年深圳市機器人企業237家,產業總產值480億元,其中工業機器人企業192家,服務機器人企業45家。
佛山全市共有工業機器人企業72家,現有規模接近300億。同時,來自東莞市機器人產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從事與機器人產業相關的企業已有200多家,機器人及整個智能裝備產業產值達200多億元。
可見,珠三角僅深、莞、佛三地機器人及相關行業近500家,產值總額近千億。
而其前景,不言自明。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6月的一篇講話中說;“我國將成為機器人的最大市場,但我們的技術和制造能力能不能應對這場競爭?我們不僅要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這樣的新技術新領域還很多,我們要審時度勢、全盤考慮、抓緊謀劃、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