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T這個圈子里,華為的牌子無疑是響當當的。但在當醫院CIO們選擇時,面對華為他們或許會有遲疑,因為華為宣傳的案例更多的是國家電網、中石油,醫療案例相對要少,原因很簡單,太小了!但在日前召開的2015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上,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胡忠華宣布,2015年醫療將成為華為重點行業領域,與公共安全、教育、金融互聯網、交通等9個核心行業重點發展。
“華為看中醫療不是頂著社會責任的帽子做 表面文章,而且看中了醫療行業的廣闊空間。一方面醫療行業的ICT——也就是信息化——與業務之間的關聯性正在逐步提升,醫療行業在ICT方面的投資不斷 加碼,基于此,ICT對于醫療行業的驅動也在不斷提升;另一方面,華為的合作伙伴也在關注包括數字醫院、遠程醫療、區域醫療等醫療行業的ICT熱點領域,華為也會配合合作伙伴重點關注這些熱點,依據行業需求提供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p>
掃清ICT技術障礙的華為遠程醫療體系
2015年,遠程醫療利 好政策接踵而至。1月1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遠程醫療信息系統建設技術指南》,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同意在寧 夏、云南等5省區開展遠程醫療政策試點工作的通知》,遠程醫療市場再度升溫。然而,光有政策利好是不夠的,遠程醫療 目前,傳統視頻會議最高只能做到1080P,但在遠程醫療行業,客戶通常需要真彩色,1080P還不夠。華為經過長期研發投入,結合芯片設計方 面的獨到優勢,在2015世界移動通訊大會上,華為首發全新編解碼技術,通過新的編解碼技術可以支撐4096×2048的分辨率,將視頻會議的清晰度提升 4倍。畫面清晰度提高伴隨而來的就是傳輸數據量的提升,加上人們對移動化趨勢的鐘愛,新的挑戰又來了,如何解決醫療設備與華為新設備之間的融合問題?華為 的做法是:一方面,華為全系列產品都支持eSDK接口,另一方面,通過和ICT合作,華為將新設備嵌入到醫療客戶的業務系統當中,實現與業務系統的融合, 再通過新的編解碼標準H.265,實現多終端的融合,同時大大降低對帶寬的需求。
在遠程醫療方案方面,華為提供應急指揮大屏、三屏智真、單屏智真、醫療推車為基礎的遠程醫療協同解決方案,目前該系統已經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 院成功落地。據悉,該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標準最高、功能最完善的一套遠程醫療系統,目前系統的清晰度可以達到1080P。而在高清視訊展區我們 了解到,全新4096×2048的高清攝像頭產品目前還未上市。相信即將上市的2048p高清攝像頭將為手術示教、遠程會診等細分應用,帶來更加廣闊的空 間。
大量高清視頻傳輸需求對于醫療機構的帶寬來說,幾乎就是滅頂之災。過去醫療機構的帶寬跟其他行業機構之間完全沒有可比性,正在建設的區域遠程醫 療平臺對于帶寬的需求很高,并且在未來幾年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面向帶寬的需求加速演變,華為數據中心交換機整機容量能夠做到160T,是業界平均水平的 3倍。預計在2020年,企業的平均流量將增長800%,我們預計更高帶寬的標準很快會發布,預計2015年發布400G的標準,2017年發布1T的標 準。 當然,帶寬不會無限制增長,提升帶寬才更有效。傳統技術員帶寬利用率小于40%,華為敏捷網絡能夠將利用率提升到90%。
遠程醫療有沒有無線需求?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實現更難。華為認 為:速度、聯接和時延驅動無線技術快速演進,5G時代逼近,無線技術也將掀開嶄新篇章。一旦4096×2048高清標準落地,4G將很難滿足我們對于數據 的需求,而5G的到來,讓這一切都不再是問題。以下載8G的高清視頻為例,在3G時代需要70分鐘,在4G時代需要7分鐘,在5G時代僅需要6秒。
當然,華為在醫療機構的探索絕不僅僅是遠程醫療業務,秉承著“聚焦”、“被集成”兩大關鍵戰略,華為與東華軟件、心醫國際等合作伙伴一起,深耕醫療行業數字醫院、區域醫療及遠程醫療三大業務,將敏捷網絡、云平臺、高清視訊及遠程醫療系統植入醫療業務中,為醫療業務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華為大談渠道策略,合作伙伴怎么看?
在整個兩天的活動中,華為一再強調對于合作伙伴的重視,2015年,華為合作伙伴發展將出現兩個變化,一是提升金銀牌門檻,二是大力發展ISV。2015年華為將繼續保持渠道政策持續穩定,渠道激勵方面將持續加大讓利,渠道秩序方面持續打擊各類違規行為。
對于合作伙伴來說,與華為合作感覺如何?現場12000位合作伙伴的龐大陣容已經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下午的媒體訪談中,華為合作伙伴代表 東華軟件總裁呂波在談到了他與華為合作的印象,他說:“中國的廠商分兩類,有一類以自我為核心,我生產的產品我定標準定服務;第二類是華為,他是以客戶為 核心。從去年開始,華為很重視我們,跟我們的醫療部密切合作搭建了醫療平臺,處理速度甚至超過國外的產品,在醫療這個空間我們跟華為合作肯定會越來越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