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消息,由工業與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信息產業商會等部門支持、河北省廊坊市政府主辦、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計算機世界傳媒集團承辦的“環渤海‘物聯網產業發展與合作專題會議’”在廊坊舉行。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會長、中國RFID產業聯盟理事長張琪參加了本次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金卡辦主任張琪在演講中說:2009年中國RFID市場規模為85億元,2010年會達到120億元的規模。她同時透露: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在抓緊籌建,本月下旬,將在現有12個工作組的聯合倡導下將宣告成立。
以下為張琪主任演講實錄:
張琪: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和中國RFID產業聯盟,對廊坊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物聯網產業發展和合作專題會議能夠順利成功地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也感謝大會的邀請,今天借這個機會給大家報告一下物聯網RFID的應用探索與實踐,這是國家金卡工程實施17年來特別是04年金卡工程把物聯網的RFID應用作為重點工作的最近七年來我們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給大家匯報一下。
這是我今天要講的九個方面,就不再一一說了。首先想介紹一下物聯網在中國迅速地升溫。從金融危機談起,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各國都在談研究的措施,大家都在談創新是發展之路,而且基于人類百年的歷史,每一次金融危機都是通過創新力量來轉危為機,然后經濟危機又會伴隨新的產業革命,經濟復蘇也會催生新興的之產業,這是辯證的關系。物聯網提到國家的議事日程。回想去年我國IT業界最火爆的話題就是物聯網,國家領導人在不同的場合都多次地強調要依靠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的發展,要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的轉變,重視新興產業的發展等問題,并且明確提出了理念。自此物聯網提到國家議事日程。我認為正是領導高瞻遠矚與民間的互動,就瞬間點起了神州大地的星星之火,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于物聯網的概念,內涵與重點,物聯網提出來以后引起百家言,大家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分析,說法不盡相同。物聯網對大多數人來講是一個新的概念,大家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自然有一個認識統一的過程。
我認為物聯網是一個由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共同構成的龐大的社會信息系統,是一個涉及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社會與生活各個領域的一個無所不包的龐大的產業鏈,物聯網的結構復雜,主要包括感知、傳輸和應用,這三個層面。而感知層,它又是多種技術,包括傳感器網絡、智能卡、RFID標簽、識別碼等等。在網絡層是融了三網,無論是通訊網、計算機網還是廣電網以及各種專網都可以作為物聯網應用傳輸的載體。第三是在應用的層面上這是最主要的,把感知和傳輸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作出正確的控制和決策,實現智能化的管理、應用和服務人的任務。它實現的是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感知和發揮智能的作用。
如果和互聯網相比,它連接是人和計算機,所以是幾十億的概念。而物聯網聯系的是所有的物體,也包括人,它會連接物品、設備和人,是一個無比龐大的數據庫,采集和存儲著、物理、虛擬的海量信息。通過分析處理決策,完成從信息到知識再到控制指揮的智能演化、實現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物聯網我認為它絕非一個單純的網絡的概念,它更像一個融合著各種應用與服務龐大的信息化系統。它是一個向更廣領域、更縱深發展的新的階段。
談到物聯網的發展我覺得要選準切入點,我很同意剛才的幾位領導,特別是信息化推進司董司長說的,還應該從應用上、從信息化建設上、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應用的層面來作為重點。物聯網是建立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廣泛應用基礎上的,是為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服務的。所以當今物聯網的重點和切入點是在近十年業務工作的基礎上,全力支持并加快制定一個相關的標準,比如說RFID的標準、物品編碼、移動支付等等,重點應該放在核心基礎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要引導和開拓各類應用,重視物聯網信息服務業的發展。使物聯網能服務于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推動整個社會信息化的進程。再有一個觀點,我認為物聯網體現的是一種融合,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物聯網的廣泛應用,我們生存的世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我國信息化建設啟動后的這17年,百姓已經切身體會到并享受著數字化技術應用和信息化建設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以及對改善民生方便百姓、提高老百姓生活的質量和幸福感的一個巨大的促進。
信息技術高速發展,需求也不斷地變化,應用的模式也在不斷地創新。我們的認識將隨之變化。物聯網不同于傳統的固網、移動和無線網等等,沒有一種替代的關系。也不要求全部是新建的,它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可以融合、鏈接已有的各類網、具有自主網能力、覆蓋全球的網絡架構。需要說明的是傳感器網不等于是物聯網,傳感器網和RFID應用是一樣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物聯網感知層的非常重要的技術,互不排斥。
下面介紹一下物聯網戰略布局和行動計劃。無論是美國、日本、韓國、歐盟等等,由于時間的關系我想把這個貢獻給大家。總之,無論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日本、韓國、東南亞、東北亞這些比較發達的國家,還是說歐盟,都是在積極地部署物聯網產業和應用的發展,也相應地提出了國家的戰略,特別是在傳感器網和RFID應用方面有很多的案例和行動計劃。大家可以在下面具體地看一下。
下面我介紹一下中國物聯網的應用。物聯網的應用無處不在,涉及人們生活生產各個領域,經濟、軍事、生活和空間探索的各個領域,美國、歐盟、日本這方面有很多的應用。關于物聯網的國際標準,大家也是經常提到了一個問題,應該說物聯網涉及面太廣了,它的標準化工作也分散在不同的標準組織里,工作重點也不同,涉及的國家標準阻止主要有五個方面,埃索爾、IEE、ITU等等。物聯網的關鍵技術我寫的也都是概括的,無論是云計算、4G的技術、傳感的技術、感知識別技術、RFID技術或者是SAAS等等,這些都是物聯網的關鍵技術,而且沒寫上的還有很多。這是物聯網的一個產業體系。從上游到下游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服務感知層的設備指導、到傳輸負責、云計算服務、軟件服務等等。
物聯網在中國發展的基礎和現狀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應該說物聯網在我國發展是有著近10年的基礎上,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物聯網的相關研究和應用試點的探索。國家金卡工程廣泛應用在不停車收費、鐵路的基車識別管理,以及電子識別等方面,特別是二代證就是用射頻技術。移動用戶的手機有7 億多用戶,我們的智能卡發了很多,可以捆綁銀行的電子錢包的功能。所以說關于這些方面的技術應該說已經有了很多年的研究、試點和成果了。我們也相應地推出了中國RFID優秀應用案例匯編,大家可以看到近十年來在各行各業我們在RFID啟動應用實踐以后取得的成果。正因為是有這種基礎,才使得去年我們國家RFID的應用市場達到了85.3億,這個是僅次于美國和英國,在全球已經居于第三位。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惠民工程,比如說金卡工程在30多個城市推行城市一卡通和RFID的試點。另外在食品藥品的安全監管,在煤礦的安全生產以及物流、遠洋運輸、交通、鐵路、郵政等等,還有在智能交通等方面,以及在軍事的應用等等都做了非常成功的試點。這是我們認為RFID是物聯網最重要的技術之一,也是我們應用已經初見成效的,這就不展開講了。
因為我覺得RFID應用是我國發展物聯網的重要的基礎。因為04年的時候金卡工程把它作為重點,其中一個標識就是成立了RFID應用工作組,有24個部委參加,有23個行業參與工作,還有30多個試點的城市,這方面啟動了應用層面。在05年的時候信息產業部成立了中國RFID產業聯盟,下面有400多個企業,這說明我們產業鏈的建設已經提上的日程。05年的時候成立了工作組,現在有170多個企業在制定我國的RFID標準。這樣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已經有10年的時間,有相當的基礎。相關的政府部門在共推RFID發了。05年的時候成立了工作組,06年的時候14個部委共同推出了中國RFID技術發展白皮書,這把物聯網RFID技術當成共識是一個重要的標志。07、08、09年可以說各個部委都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
另外金卡工程RFID應用應該說初見成效,這是各個部委,發改委啟動了支持了17個RFID的應用試點,作為國家信息化示范工程來支持它。另外科技部也支持RFID的發展,建設部在智能交通一卡通的基礎上現在也從5、6個方面在推RFID的應用。另外工信部、衛生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特別是交通運輸部這幾年,無論是公路交通還是遠洋運輸、集裝箱、電子空調等等,都加大了力度,力推RFID的應用。并完成了70萬輛機車的管理,現在在做客車的RFID的管理。另外我們用在農業生產第一線,從生豬的養殖、管理進行了實時的感覺。去年我們和200個生產企業,利用RFID做了藥品的監管,這都關系到民生工程。另外我們在上海做了400萬個工業鋼瓶的RFID的管理,海關總署在17個省推不停車的通關自動化。無論是大的物流還是遠洋運輸,郵政都在推行。無論是奧運會還是今年的世博會都采用RFID的門票的管理以及各種大型活動的賽事、會務的管理,包括今年世博會的垃圾的關系都用上了RFID,在圖書的管理、文檔的管理以及煙酒、重要物品以及軍用物資的電子商票的管理都用上了。
應該說應用領域在不斷地拓展,市場潛力非常大。應該說這些方面我們國家的傳感器網絡的應用在全球還不是處在領先的位置上,前10名里還數不上。但我們在RFID這方面已經居于全球第三位了。市場的份額也是在不斷地拓展,可以說身份證、護照的管理都是自己的。09年達到了85億元的產業,今年保守的預計會達到120億的市場規模,增長幅度達到38.3%。用RFID不斷地發展市場潛力我就不再花時間了。我們開拓了很多的新的應用,特別是三大運營商結合著移動支付在物聯網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無論是高頻、超高頻,今后會逐步地向超高頻的應用過渡。
關于物聯網標準這方面也是大家很關心的話題,我想無論是RFID的標準工作組還是傳感器的工作組,這幾年都陸續地成立了,但物聯網涉及面這么廣,我認為任何一個標準工作組都不能獨打天下。我們這時候共同籌備成立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這還是說物聯網的涉及面廣、影響大,從感知、網絡到應用層無所不在,而且涉及方方面面,所以急需在工信部、國標委相應的政府部門的領導下,把相關的標準化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大家統籌規劃、制定我國物聯網的標準體系,標準制定規劃,分頭實施一個協調和聯合共推的機制。這在本月下旬會在現有12個標準工作組的共同倡導和聯合啟動下將成立起來。
這是RFID的產業鏈的建設,RFID的產業聯盟,在各個地方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的情況,我們成立了天津濱海RFID物聯網的綜合示范區,當然了,我覺得廊坊地處京津之間更具這方面的優勢。RFID產業鏈建設的情況,整個產業鏈發展的時間表,另外在整個物聯網RFID這方面我們做的公共平臺,從產品的檢測到軟件的操作到國家頻率的檢測、認證等等工作都開展了起來,還有培訓,另外在國際合作方面,無論是中日韓還是中歐、中美,以及港澳臺之間的合作都開展起來了。這是我國RFID企業大概的情況,一些骨干的核心企業的名單都里面。
另外物聯網發展未來的思考,國家正在制定十二五規劃,而且在《政府工作報告》也把物聯網產業發
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啟動了半年的時間。我也參加了物聯網規劃研究的工作,我們從六個方面在開展,做了十項工作,另外相應的有一些行動計劃和工作的安排。總的來說,一個目標、兩個重點形成三業、四個重大工程,六大核心技術攻關還有國家公共服務平臺專題建設,確認了十個先導性的應用示范項目,相應的政策和標準以及措施和建議。謝謝大家!預祝大會獲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