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放的應用中,不可避免的會碰到運放的輸入失調電壓Vos問題,尤其對直流信號進行放大時,由于輸入失調電壓Vos的存在,放大電路的輸出端總會疊加我們不期望的誤差。舉個簡單,老套,而經典的例子,由于輸入失調電壓的存在,會讓我們的電子秤在沒經調校時,還沒放東西,就會有重量顯示。我們總不希望,買到的重量與實際重有差異吧,買蘋果差點還沒什么,要是買白金戒指時,差一克可是不少的money哦。下面介紹一下運放的失調電壓,以及它的計算。最后再介紹一些TI的低輸入失調電壓運放。不足之處,多多拍磚。
理想情況下,當運放兩個輸入端的輸入電壓相同時,運放的輸出電壓應為0V,但實際情況確是,即使兩輸入端的電壓相同,放大電路也會有一個小的電壓輸出。如下圖,這就是由運放的輸入失調電壓引起的。
當然嚴格的定義應為,為了使運放的輸出電壓等于0,必需在運放兩個輸入端加一個小的電壓。這個需要加的小電壓即為輸入失調電壓Vos。注意,是為了使出電壓為0,而加的輸入電壓,而不是輸入相同時,輸出失調電壓除以增益(微小區別)。
運放的輸入失調電壓來源于運放差分輸入級兩個管子的不匹配。如下圖。受工藝水平的限制,這個不匹配是不可避免的。差分輸入級的不匹配是個壞孩子,它還會引起很多其他的問題,以后介紹。
曾經請教過資深的運放設計工程師,據他講,兩個管子的匹配度在一定范圍內是與管子的面積的平方根成正比,也就是說匹配度提高為原來的兩倍。面積要增加四倍,當到達一個水平時,即使再增加面積也不會提高匹配度了。提高面積是要增加IC的成本的哦。所在有一個常被使用的辦法,就是在運放生產出來后,進行測試,然后再Trim(可以理解為調校了)。這樣就能使運放的精度大在提高。當然,測試和Trim都是需要成本的哦。所以精密運放的價格都比較貴。這段只當閑聊,呵呵。
我們關注輸入失調電壓,是因為他會給放大電路帶來誤差。下面就要分析它帶來的誤差。在計算之前,我們再認識一個讓我們不太爽的參數,失調電壓的溫漂,也就是說,上面提到的輸入失調電壓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而我們的實際電路的應用環境溫度總是變化的,這又給我們帶來了棘手的問題。下表就是在OPA376 datasheet上截取下來的參數。它溫漂最大值為1uV/℃(-40℃to 85℃)。一大批運放的Vos是符合正態分布的,因此datasheet一般還會給出offset分布的直方圖。
當溫度變化時,輸入失調電壓溫漂的定義為:
剛忘記了另一個重要的參數,就是運放輸入失調電壓的長期漂移,一般會給出類似uV/1000hours或uV/moth等。有些datasheet會給出這一參數。
下面舉例計算一下OPA376,在85℃時的最大失調電壓,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25度時的輸入失調電壓,另一部分是溫度變化引起的失調電壓漂移。
具體步聚如下圖。從結果來看似1uV/℃溫漂,在乘上溫度變化時,就成為了誤差的主導。因此,如果設計的電路在寬的溫度范圍下應用,需在特別關注溫漂。
Vos(85℃)= 25uV+60uV=85uV.
如果放大電路的Gain改為100,則最大輸出失調電壓就為8.5mV。這是最差的情況。
關于輸入失調電壓的測試在"運放參數的詳細解釋和分析-part2,如何測量輸入偏置電流Ib,失調電流Ios"中有介紹,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還有簡單的測試方法,如下圖:
Vos = Vout/1001
需要提醒的是,使用簡易方法測試單電源運放的輸入失調電壓時,需要將輸入端短路并提供一個低噪聲的穩定電壓偏置。如下圖。
TI的運放水平在全球一直處于領選地位,下面列一些TI的低溫漂運放,它們的最大漂移只有0.05uV/℃。輸入失調電壓Vio最大值只有5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