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婆”卡莉、“福將”赫德、“災星”李艾科,十年之內,惠普的三任CEO相繼被炒。對于“救火隊長”惠特曼,我們并不關心她的惠普故事如何開始,我們更關心多少年后,她的故事將怎樣結束。
惠特曼狠狠地抽了李艾科一巴掌。
10月28日,惠普研發有限合伙公司(下稱“惠普”,HPQ.NY)新上任剛滿5周的CEO梅格·惠特曼發表聲明稱:基于該公司作出的分析,分拆PC業務部門將無法為公司帶來任何的額外收益,因此保留PC部門?;萏芈€強調,PC部門是“惠普的核心資產”。
拆分PC部門,是惠普前CEO李艾科的決定,他曾在今年8月考慮采用剝離的方式進行“全部或者部分拆分”。按照李艾科的計劃,惠普將基本放棄消費者業務而轉向企業用戶。在外人看來,李艾科的這個想法完全是想復制“IBM的路線”,然而,直到9月份李艾科被踢出董事會,這個“英明的決定”一直沒有得到董事會的認可。
近十年的時間里,惠普董事會的功能一直處于一種紊亂的狀態,一味地做大做強讓惠普沒有明確的發展路線。在連續炒掉三個“空降”的CEO之后,惠普的發展已經逐漸偏離了原來的軌道。
卡莉·菲奧莉娜1999—2005
神奇的巫婆,可惜惠普不愛她
關鍵詞:機構改革
當《財富》雜志欲評選商界50位女強人的時候,大西洋貝爾公司的一位經理對《財富》的編輯們說:“我不關心其他49位上榜者都是誰。如果卡莉沒有上封面,我們會取消對《財富》的訂單,因為你們根本就不知所云。”
1999年,帶著這樣的光環,卡莉來到疾病纏身的惠普,當時的惠普龐大而混亂,各部門自以為是安于現狀,不思進取??ɡ虬l現,這個公司龐大到有83個產品部門,每個產品部門各有直屬的人力資源、財務、行政業務和研發機構,這些主管們還一問三不知。
“所有部門主管在討論計劃的時候,開口閉口‘我的產品,我的人員’的。這種狀態很不好。”卡莉在自己的回憶錄《勇敢抉擇》中這樣寫道。讓卡莉覺得更恐怖的是,惠普的這些部門主管認為既定計劃完不成是沒關系的。
接下來的時間里,卡莉摒棄了惠普長達64年的分權管理模式,將83個部門壓縮成了前方產品推銷和后方生產研發兩個部分共17個部門,裁員6000人。“我們需要重新喚醒我們的速度感和緊迫感,誰受不了請你離開。”
卡莉的強硬招來董事會的反感。2001年,卡莉宣布惠普要收購康柏電腦公司,她希望通過這場收購,使惠普成為一家年收入870億美元的巨頭。但這個提議卻讓她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惠普聯合創始人比爾·休利特之子、惠普董事沃爾特·休利特強烈反對這一方案。
卡莉最終力排眾議完成了這場收購案。這次收購的確使惠普成為了世界最大的PC出貨商,但卻發生在她走之后。
對于惠普來說,卡莉是一位成功的改革者,但制度改革不是短期就能見成效的。在短短5年又8個月時間里,她根治了惠普的大企業病,然而,利潤上不來、和董事會“格格不入”,卡莉被迫在一次3個小時的攤牌會上閃電辭職,帶著4500萬美元的巨額補償金走了。
在一封公司內部流傳的電子郵件中則說:“叮咚,巫婆死了。”
馬克·赫德2005—2010
栽在女人身上的福將
關鍵詞:成本控制
經歷了卡莉改革后的惠普仍是一個棘手的攤子。卡莉在職的20個財務季度中,由于7次利潤未達到華爾街的預期,導致惠普股價直線下跌55%。
赫德的獨門絕技是杰出的成本控制能力。上任伊始,他削減了1.52 萬個工作崗位(相當于公司員工的 10%),包括赫德在內的許多員工的基本工資都被削減了。
赫德的第二個舉措,是主張在同一終端上少用技術,減少多功能一體機的開發?;萜招畔⒓夹g部門員工數量因此從1.9萬人減到了8000人。
按照赫德的理論:對于那些采用惠普產品的公司采購人員來說,如果沒有多功能一體機可買,他們只能購買一批各種功能的必需品。以前買一臺打印掃描機,現在得買一臺打印機、一臺掃描機。
赫德的策略很快帶來了利潤。惠普股價從赫德上任時候的每股20美元,漲到2007年底的每股53美元。2008年,惠普的營業額為1180億美元,把老對手IBM拋在腦后。減少成本,提高效率。在其掌舵的5年中,惠普股價上漲超過兩倍,市值上升400多億美元。
赫德是一名福將,但他的負面影響也很明顯:他對于機構的精簡,導致了他對于研發投入的嚴重減少?;萜昭邪l部門的工作人員常常對外“吐槽”:一個技術公司不能只靠管理有方生存, 2005年以來,我們的研發成本從來沒有漲過,他這樣做無異于殺雞取卵。
2010年,赫德與公司里一名女承包商傳出性丑聞,被迫于當年8月辭職。
李艾科2010—2011
“災星”就飛了一會兒
關鍵詞:失足PC
如果說卡莉和赫德被炒是因為個性原因,李艾科被炒魷魚,完全是因為決策錯誤。2011年8月,他宣布收購英國第二大軟件制造商Autonomy的時候,本意是想通過這次收購補救赫德在研發部門投入不足的缺憾,然而卻無意間透露了他考慮拆分PC業務的想法。
這引起了惠普高層的強烈不滿?;萜斩麻L雷蘭恩,在接受采訪時曾經明確表示,“我們無意剝離PC業務,我們為什么要放棄430億美元的PC業務呢?” 分拆消息一出,用腳投票的投資者就讓惠普的股價當天下跌了20%,市值一日之內縮水160億美元。
這個結果,是李艾科始料未及的,也是惠普繼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暴跌以來又一場“股災”。
在李艾科短短11個月的任期里,惠普一直在走下坡路。2011年2月、5月、8月,惠普連續三次下調2011財年銷售額預期。8月,李艾科還放棄了惠普搭載WebOS的所有設備。而5個月之前,李艾科還公開表示過,要在惠普的所有PC上搭載WebOS。
在惠普的眾多股東眼里,李艾科簡直就是一顆災星。他們不明白為什么會任命這樣一個因給SAP(創立于德國的全球商業軟件市場的領導廠商)帶來創立以來的首次大裁員而遭棄用的CEO。
2011年3月14日,李艾科宣布惠普將著重提供云計算方面的基礎服務,如果他繼續掌舵,這也許會成為他在惠普做得最正確的決定。
可惜,上任不到一年的李艾科因打算放棄PC業務而被飛快地踢出局。
曾帶領eBay(微博)創造輝煌、去年1月競選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失敗而進入惠普的惠特曼,如今成了“救火隊長”。她很清楚,除了拯救低迷的股價,她需要重新規劃被李艾科打亂了的“惠普之道”。惠普的良性發展究竟要靠什么?
10年之內,3個前任都被炒掉。惠特曼的結局又會怎樣?
惠普歷任CEO(1938-1999)
戴維·帕卡德&威廉·休利特
1938年,兩人在車庫創辦惠普。這間車庫因此成為“硅谷誕生地”。共同創業模式,“惠普之道”管理模式,成為硅谷的精神核心。
約翰·楊
1978年,約翰·楊成為惠普總裁、CEO。惠普1980年推出首臺個人電腦,他帶領惠普集中優勢兵力,向個人電腦、打印機進軍。
盧·普拉特
普拉特在1992—1999年擔任總裁、CEO。其間,惠普成功實施多元化經營策略,進入全球個人電腦廠商前三位。1999年,惠普一分為二,計算與成像產品公司輕裝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