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我們希望這一生態系統拼圖中分散的幾塊會拼合到一起,從而在設備相互操作性、無線連接、人體傳感器網絡 (BSN) 運用、數據安全、數據存儲和簡單醫護點服務的數據管理系統方面提供令人振奮的遠程醫療創新。
美國醫療保健花費約為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17%,且還在不斷增長。遠程醫療為美國市場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不但有助于降低醫療成本,而且還可為那些居住在偏遠地區需要診斷和治療的數百萬人提供遠程服務,這些病人將可以使用到相同的技術。
除了這類系統中明顯的相互操作性挑戰以外,與美國經濟一樣,廣大醫療設備廠商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之一便是對這些技術的認可和使用。償付環境需要實現各種護理費用的支付,包括遠程監控、診斷和最終治療服務的費用等。對這些生態系統進行相互操作性試驗、經驗證有效后,還必須要建立一個合適的償付模型,從而推動其運用。
什么技術會在該過程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諸如 BSN 的一些捕捉相應生物數據的技術是引導這一變革的核心技術。這些超低功耗技術采用領先的半導體技術,該半導體技術集成了可編程模擬傳感電路、微控制器功能、低功耗存儲功能以及超低功耗的無線通信功能。想象一下,通過一些“印刷電池”(使用常見的膠布繃帶形式,也稱為“數字貼”),如此低功耗卻可以實現長達 5 天時間的 ECG 傳感功能,或者甚至長達 1 年時間的簡單體溫檢測功能。利用電子持續測量的遠程醫療系統,醫院保健提供商、管理式醫療組織和聯合診所每年可節省數百萬。通過持續即時的監護病患,不僅僅降低了成本,而且也提高了醫療保健的品質。
作者簡介

Steven A. Dean 現任 TI 醫療產品市場營銷總監,他擁有逾25年的半導體工作經驗。目前,Steve 團隊主要負責將 TI 廣泛的產品用于醫療應用并與大學建立關系以及在醫療設備行業作合理的投資。Steve 畢業于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獲電子工程理學士學位,以及工商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