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宣布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對中興通訊提起法律訴訟,指控其侵犯了華為的專利權和商標權。
中興通訊最近在知識產權問題上似乎“麻煩”不少。
昨晚,華為宣布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對中興通訊提起法律訴訟,指控其侵犯了華為的專利權和商標權。
這是近期繼愛立信起訴中興在歐洲知識產權侵權之后,中興遭遇的第二起知識產權糾紛。如果算上前不久華為與摩托羅拉之間的專利官司以及中興對愛立信的專利反訴,通信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正進入“爆發期”。
記者從華為了解到,華為對中興的起訴內容包括中興侵犯了華為有關數據卡和LTE技術的一系列專利,并且未經華為許可,在數據卡產品上非法使用了華為的注冊商標。
中興通訊對此事表示震驚,不理解華為為什么在這樣的時候有這樣的舉動。中興通訊一向尊重知識產權,包括自己的知識產權和他人的知識產權。中興通訊表示,將運用法律手段堅決維護自身的利益。
在對外新聞稿中,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為了保護我們的創新成果以及在歐洲合法注冊的知識產權,華為不得不采取此次法律行動。我們的目標是終止中興通訊對華為知識產權的非法使用,并通過協商解決糾紛,使華為的技術能夠以合法的方式得到使用。”
據華為介紹,華為曾多次邀請中興進行專利交叉許可談判,但種種努力沒有獲得成功。據稱,“華為沒有得到中興實質性的回應或停止侵權的承諾”。另外,華為在發現中興數據卡產品非法使用華為注冊商標后已發送了停止侵權承諾函,但中興并未終止侵權行為。
在訴訟中,華為請求法院禁止中興繼續侵犯華為的專利權及商標權。記者了解到,之所以在歐洲的這三個國家提出起訴,主要是因為這些地方是訴訟相關產品進行銷售的主要市場,同時,歐洲國家早于中國幾年發放3G運營牌照和建設3G網絡,同樣其也發放了目前在中國尚未可行的4G(LTE)的許可證, 所以有問題的3G和4G產品大多在歐洲銷售。
目前,華為是中國唯一一家已經和通信行業主要廠商都簽署交叉許可協議的廠商。華為的數據顯示,2010年,華為支付了2.21億美元的專利許可費。每年,華為大約投入10%的收入用于研發,2010年,華為對于研發的投入為165.56億元人民幣(25億美元)。
隨著通信行業的發展以及中國通信企業的不斷壯大,通過法律手段解決企業間的知識產權糾紛,已經成為國際通行慣例,而專利壁壘已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武器,任何公司都無法回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通信行業人士表示,不管是愛立信還是華為對中興的知識產權起訴都在歐洲,主要是因為這兩年來,隨著中國通信企業大規模進入歐洲,企業之間的競爭在歐洲市場更為明顯。
對于華為而言,剛剛獲得了一場知識產權維權戰爭的勝利。4月13日,摩托羅拉和華為達成知識產權糾紛的和解,而且華為獲得了摩托羅拉的部分專利轉讓費。但對于中興而言,專利糾紛的困擾還將在一定時期內持續。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