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AI智能體已具備與人類黑客正面較量的能力 6 月 2 日消息,據外媒 The Decoder 1 日報道,Palisade Research 最近舉辦的一系列網絡安全競賽表明,AI 智能體已具備與人類黑客正面較量的能力,甚至在部分場合中勝出。 研究團隊在兩場大規模的 " 奪旗賽 "(CTF)中對 AI 系統進行了實戰測試,數千名選手參與角逐。在這類比賽中,參賽隊伍需通過破解加密、識別漏洞等方式解決安全難題,找到隱藏的 " 旗幟 "。 發表于:6/3/2025 阿里巴巴開源自主搜索AI智能體WebAgent 5 月 30 日消息,阿里巴巴昨日在 Github 上開源了其創新的自主搜索 AI Agent——WebAgent,具備端到端的自主信息檢索與多步推理能力,能夠像人類一樣在網絡環境中主動感知、決策和行動。 例如,當用戶想了解某個特定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時,WebAgent 能夠主動搜索多個學術數據庫,篩選出最相關的文獻,并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和總結。 據介紹,WebAgent 不僅能識別文獻中的關鍵信息,還能通過多步推理將不同文獻中的觀點進行整合,最終為用戶提供一份全面且精準的研究報告。 發表于:5/30/2025 國產機器人操作系統鴻道發布 5月30日消息,據“鴻道Intewell”公眾號,日前,國家新型工業化操作系統——鴻道具身智能機器人操作系統正式發布,該系統標志著我國在具身智能機器人基礎軟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鴻道操作系統首創大小腦融合機器人電子架構,憑借其微內核架構、高實時確定性、分布式協同計算、安全可靠等核心技術,為國產機器人操作系統實現自主可控提供了關鍵支撐。 據媒體報道,該系統實現了芯片-系統-應用的垂直整合,支持包括龍芯,華為、海光、英偉達、英特爾、高通等GPU\NPU架構。 發表于:5/30/2025 融合卷積神經網絡的混凝投藥模型研究 以東南某百萬人口城市水廠為對象,針對傳統水質監測效率低及混凝劑投加量預判困難的問題,提出基于卷積神經網絡(CNN)的混凝劑預測模型。通過數據預處理提升數據質量后,采用信息增益比率篩選出關鍵特征,構建包含一維卷積層、池化層和全連接層的CNN模型,采用ReLU激活函數優化特征表達能力。實驗顯示模型預測結果的RMSE為68.550,MAE為50.709,擬合優度達0.926,較傳統方法顯著提升。 發表于:5/29/2025 面向新聞的長文本事件抽取方法 事件抽取技術旨在從非結構化文本中識別并結構化描述事件信息,是構建知識圖譜與實現輿情分析的核心基礎。針對新聞長文本中多事件共存、復雜敘事結構的特點以及現有模型輸入長度受限等挑戰,提出一種層級化新聞長文本事件抽取框架。該框架通過語義邊界分割算法優化段落劃分,降低事件要素的跨段落割裂;結合機器閱讀理解技術實現局部事件要素提取;并設計事件合并算法完成跨分塊事件的語義融合。實際應用表明,該框架能夠適應新聞文本的結構特性,在多事件場景中可穩定提取關鍵信息,為輿情監控、知識圖譜構建等任務提供可落地的技術解決方案。 發表于:5/29/2025 全球首款生成式人形機器人運動大模型發布 5月29日消息,今日上午,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聯合復旦大學未來信息創新學院,正式發布了全球首款生成式人形機器人運動大模型—— “龍躍”(MindLoongGPT)。 龍躍大模型以“自然語言驅動”為核心,構建了從多模態輸入到高保真動作生成的完整閉環,顛覆傳統運動控制范式。 也就是說,用戶無需學習專業術語或操作復雜軟件,僅需像與人類對話一樣發出指令,例如“以優雅的姿勢遞上一杯咖啡”、“揮手致意”或上傳一段參考視頻,龍躍大模型即可自動解析語義并生成對應的連貫動作,并支持通過追加指令實時調整細節。 發表于:5/29/2025 傳AMD也將推出新的對華特供版AI芯片 5月29日消息,據wccftech報道,繼業內傳出英偉達將對華推出新的特供版AI芯片之后,AMD也計劃推出符合美國法規的對華特供版AI芯片,以為客戶提供英偉達以外的替代方案。 發表于:5/29/2025 榮耀確認進軍機器人產業 5 月 28 日消息,在正在舉行的榮耀 400 系列新品發布會上,榮耀 CEO 李健確認該公司進軍機器人業務。李健在發布會上講述了其員工與機器人研發的故事,意外官宣了榮耀已經進軍機器人的消息。據介紹,榮耀的這款機器人跑步速度已經達到 4m/s,打破了之前的機器人行業紀錄。2025 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榮耀發布的“阿爾法戰略”。該戰略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入 100 億美元,構建全球 AI 終端生態體系,重點布局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 發表于:5/29/2025 后量子加密(PQC):為量子時代的未來保駕護航 在量子計算可能顛覆傳統密碼系統的時代,采取行動迫在眉睫。本白皮書深入探討了當前加密協議的漏洞,介紹了最新標準化的PQC算法,為那些希望采取措施對抗量子威脅的組織提供了戰略路線圖。通過采用萊迪思半導體的創新解決方案,您可以保護您的數字資產,在量子時代保持領先。 發表于:5/29/2025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智能化分級》L1-L5 標準出爐 由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牽頭,聯合上海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以及優必選、宇樹科技、中國信通院和工聯院等主流企業及科研院所共同制定了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智能化分級》(T / CIE 298-2025)團體標準。 這是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智能化能力分級的標準,通過借鑒自動駕駛、工業機器人等分級邏輯,并針對人形機器人的特殊性進行了創新,構建形成“四維五級”的評價框架。包括“感知認知(P)、決策學習(D)、執行表現(E)、協作交互(C)”為核心的四大能力維度,并構建 L1-L5 五級智能化能力分級體系,IT之家附具體介紹如下: 從 L1 至 L5,智能化能力水平逐級遞增。標準同步給出 22 個一級指標、100 余項技術條款、通用安全底線及典型應用場景映射,可為企業開展產品設計、性能對標和能力聲明提供直觀參照。 發表于:5/29/2025 中國石油發布3000億參數昆侖大模型 日前,中國石油發布3000億參數昆侖大模型,標志著中國石油在人工智能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發表于:5/29/2025 第五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數據中心與高性能計算的革新引擎 第五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代號 Emerald Rapids)的誕生,精準回應了這些行業痛點,以突破性的架構設計與全棧技術創新,為數據中心和高性能計算場景打造了 “硬核” 解決方案。 發表于:5/28/2025 谷歌發布開源LMEval框架 打破AI模型比較壁壘 5 月 27 日消息,科技媒體 The Decoder 昨日(5 月 26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谷歌推出開源框架 LMEval,為大語言模型和多模態模型提供標準化的評測工具。 評測新型 AI 模型一直是個難題。不同供應商使用各自的 API、數據格式和基準設置,導致跨模型比較耗時且復雜。 發表于:5/28/2025 算力突圍:破解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困局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世界。然而,它需要大量的處理能力。需求每 一百天就會翻一番。這推動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投資熱潮 發表于:5/28/2025 騰訊和百度財報揭秘如何應對美國收緊AI芯片出口政策 5月27日消息,在最新一輪財報電話會議中,中國兩大科技巨頭騰訊與百度的高管揭示了他們如何在美國收緊關鍵半導體出口限制的背景下,依然保持在全球人工智能賽道中的競爭力。 兩家公司采取的策略包括:囤積芯片、提升AI模型效率,甚至使用國產半導體產品。 此外,沈抖還特別提到中國本土科技企業在AI半導體領域取得的 發表于:5/27/2025 ?…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