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國內首個不銹鋼火箭海上回收全紀實發布 6 月 19 日消息,箭元科技昨日晚官宣入駐微博,并發布國內首個不銹鋼火箭海上回收全紀實。 發表于:6/20/2025 OpenAI再簽美國軍工合同 開發AI工具應對國家安全挑戰 6 月 17 日消息,美國國防部于本周一宣布,已授予 ChatGPT 的開發商 OpenAI 一份價值 2 億美元的合同,旨在為其提供人工智能工具。 美國國防部與 OpenAI 簽訂 2 億美元合同,開發 AI工具應對國家安全挑戰 發表于:6/17/2025 我國首個半固定式火箭海上發射試驗平臺亮相 6 月 16 日消息,據中國航天報消息,近日,我國首個半固定式火箭海上發射試驗平臺 HOS-1“東方航天港一號”在山東海陽正式亮相,促進我國液體火箭試驗與發射能力從陸地向海洋進一步深入發展。 發表于:6/17/2025 埃賽力達推出用于熒光顯微的X-Cite TETREM LED光源 埃賽力達Excelitas®是一家領先的技術供應商,致力于提供先進的、改善生活的革新技術,為生命科學、先進工業、新一代半導體、航空航天和國防等各終端市場的全球龍頭企業提供服務。該公司近日推出 X-Cite TETREM? ——一款四通道、可切換的光導耦合式LED光源,旨在優化熒光顯微成像的工作流程。 發表于:6/16/2025 中國科學院牽頭發起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 6 月 16 日消息,6 月 12 日,在科學技術部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國際大科學計劃論壇上,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International Meridian Circle Program, IMCP)牽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與最新加入 IMCP 計劃的 5 個國際組織、研究機構和高校(國際科協日地物理協會、韓國極地研究中心、尼日利亞國家空間研究發展局、泰國先皇理工大學、烏干達慕尼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標志著科學界先行發起了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 發表于:6/16/2025 國內飛行汽車首次無線通信測試完成 6 月 13 日消息,從北京亦莊公眾號獲悉,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助力小鵬匯天完成國內飛行汽車首次無線通信性能測試,這一突破為未來低空立體交通體系的通信安全奠定了基礎。 發表于:6/13/2025 中科宇航液體動力系統試驗中心全面竣工并通過試車考核 6 月 12 日消息,中科宇航今日發文宣布:6 月 11 日,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一級動力系統試車在中科宇航液體動力系統試驗中心進行,試車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試車是力箭二號工程研制階段的重大標志性地面試驗之一,對力箭二號關鍵技術進行了充分驗證,為首飛發射輕舟貨運飛船初樣試飛船奠定了堅實的動力基礎,確保了火箭飛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發表于:6/13/2025 雄安航天衛星超級工廠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顯示,6月10日,雄安航天衛星超級工廠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李波,注冊資本2億人民幣。 經營范圍含微小衛星生產制造、微小衛星科研試驗、檢驗檢測服務、建設工程施工、建設工程施工、建筑智能化系統設計、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軟件開發、軟件銷售、集成電路設計、衛星通信服務等。 發表于:6/13/2025 馬斯克星鏈衛星大批墜落 6月9日消息,據報道,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正在接連墜落。 2024年,有316顆“星鏈”衛星在大氣層中燒毀。而此前的2022年和2023年,墜落數量分別為99顆和88顆。2024年墜落的數量相比2023年,同比增加259%。至此,星鏈共損失583顆衛星。大約每15顆衛星中就有一顆墜落。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的物理學家丹尼·奧利維拉領導的研究小組研究,“當前太陽活躍度的增強對‘星鏈’衛星墜入大氣層產生了顯著影響,這一現象使低軌衛星(如星鏈)平均壽命縮短至5年左右。” 發表于:6/10/2025 諾基亞宣布主導歐盟PROACTIF項目開發應急管理無人機系統 6 月 7 日消息,諾基亞宣布將主導由歐盟資助的“PROACTIF”項目,開發一系列用于應急管理、公共安全的無人機,相應項目匯集了來自 13 個國家的 42 家機構,其中包括英偉達、Leonardo 等公司。 據悉,此次 PROACTIF 項目由歐盟“芯片聯合計劃”(Chips Joint Undertaking, 簡稱 Chips JU)提供資金支持,這是“歐洲芯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的一部分,旨在推動半導體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強化歐洲芯片供應鏈,并培養半導體專業人才。 發表于:6/9/2025 品英Pickering為光電信息領域提供先進的開關、仿真方案和測試系統 Pickering集團將于2025年6月10日-13日在長春舉辦的2025國際光電博覽會中展示面向航空航天、軍工國防、雷達通訊、汽車電子、eVTOL、半導體測試和醫療電子多領域的多款先進的開關、仿真方案和測試系統。 發表于:6/6/2025 GW星座第四批成功發射 6月6日消息,今日凌晨4時4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4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衛星互聯網低軌04組衛星使用Ka等頻段載荷,主要為用戶提供寬帶通信、互聯網接入等服務。執行本次任務的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是新一代固液捆綁中型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 發表于:6/6/2025 我國自主研制AES100航空發動機獲頒生產許可證 6 月 5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從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獲悉,我國自主研制的 AES100 發動機在湖南正式獲頒生產許可證,并簽訂銷售合同。 發表于:6/6/2025 我國科研團隊首次完成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統模塊級驗證 6月5日消息,日前,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宣布,我國科研團隊首次完成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統模塊級驗證。 發表于:6/5/2025 中國第一枚海上回收火箭 箭元科技元行者一號完美打撈 5月29日4點42分05秒,箭元科技元行者一號驗證型火箭在東方航天港完成首次海上回收,并準確濺落至預定海域。 這是中國第一枚完成海上回收的可重復使用火箭,而且來自民營企業。 按照箭元科技的《海上回收箭體處理及返廠大綱》規定,經過箭體自主鈍化、模擬搜尋定位、打撈固定、拖行起吊、上岸清洗、返廠檢查6個階段,歷經18個小時,元行者一號驗證型火箭已成功完成打撈清洗,并轉運至廠房。 經初步檢查,不銹鋼箭體未出現破損和泄漏,尾艙內發動機、電氣產品狀態良好。 發表于:6/4/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