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發布,2020年充電設施可滿足超500萬輛電動汽車。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7日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在電力改革方面,規劃提出,2016年啟動東北地區輔助服務市場試點,成熟后全面推廣。2018年底前,啟動現貨交易試點;2020年全面啟動現貨交易市場,研究風險對沖機制。
2018年底前啟動現貨交易試點
規劃提出,在電力體制改革方面,組建相對獨立和規范運行的電力交易機構,建立公平有序的電力市場規則,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電力市場。深入推進簡政放權。一是核定輸配電價。2017年底前,完成分電壓等級核定電網企業準許總收入和輸配電價,逐步減少電價交叉補貼。二是建立健全電力市場體系。建立標準統一的電力市場交易技術支持系統,積極培育合格市場主體,完善交易機制,豐富交易品種。2016年啟動東北地區輔助服務市場試點,成熟后全面推廣。2018年底前,啟動現貨交易試點;2020年全面啟動現貨交易市場,研究風險對沖機制。三是組建相對獨立和規范運行的電力交易機構。四是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2020年前逐步取消優先發電權以外的非調節性發電計劃。五是全面推進配售電側改革。2018年底前完成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培育工作。
推進集中供熱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以用戶居住地停車位、單位停車場、公交及出租車場站等配建的專用充電設施為主體,以公共建筑物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臨時停車位等配建的公共充電設施為輔助,以獨立占地的城市快充站、換電站和高速公路服務區配建的城際快充站為補充,推動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建設。
2020年,我國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全國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此外,從節能減排、大氣治理的角度,根據規劃,將推進集中供熱,逐步替代燃煤小鍋爐,在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富集區,因地制宜發展風電供暖、太陽能光熱電聯供、生物質熱電聯產等新能源供熱應用。
規劃稱,到2020年,實現北方大中型以上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率達到60%以上。
大力發展新能源
規劃強調,大力發展新能源,優化調整開發布局。按照集中開發與分散開發并舉、就近消納為主的原則優化風電布局,統籌開發與市場消納,有序開發風電光電。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達到2.1億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左右。按照分散開發、就近消納為主的原則布局光伏電站。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萬千瓦以上、光熱發電500萬千瓦。按照存量優先的原則,依托電力外送通道,有序推進“三北”地區可再生能源跨省區消納4000萬千瓦。
規劃還提出,積極發展水電,統籌開發與外送。在堅持生態優先和移民妥善安置前提下,積極開發水電。以重要流域龍頭水電站建設為重點,科學開發西南水電資源。堅持干流開發優先、支流保護優先的原則,積極有序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嚴格控制中小流域、中小水電開發。到2020年,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4億千瓦。
原標題:我國將全面啟動電力現貨交易市場